•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物大省山西展出史前至明清時期虎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1-25




      太原1月25日電 (記者 胡健)從史前至明清時期的50余件山西出土虎文物25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館展出,以此反映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虎文化。

      當日,《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館藏虎文物》《虎?;印铖R鑄銅遺址虎紋陶范》及《晉虎多?!轿骰⑽幕耖g刺繡暨創新設計展》三展同開,將中國虎文化從新石器時代說到21世紀,既有深埋黃土下的玉石、青銅,也有民間刺繡和文創設計。

      虎與人類文明相生相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的蚌殼龍虎圖案,是距今6500多年與虎相關的遺存。山西芮城清涼寺史前墓地出土的虎頭狀飾品,小巧精致,遍體潔白,與湖北天門市石家河肖家屋脊遺址出土的虎頭形玉飾,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山西考古博物館公眾考古部主任馬煜娟介紹,兩件虎頭形玉飾外形相似,這也反映出史前社會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同時也能彰顯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一件宋金時期的虎形瓷枕出土于山西侯馬東莊金墓,瓷枕呈臥虎形態,虎背繪有花鳥紋飾。據馬煜娟介紹,唐宋之后,虎元素逐漸脫離宗教神話色彩,開始走向尋常百姓家,逐漸形成民間的習俗文化,帶著對美好未來的精神寄托綿延至今。

      《虎?;印铖R鑄銅遺址虎紋陶范》展出了19套虎紋陶模、陶范,向公眾展示何為陶模,何為陶范以及陶范法如何鑄造青銅器的過程。策展人尹燕飛介紹,侯馬鑄銅遺址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出土陶范三萬余塊,其中虎紋陶范是較常見的一類。陶范是鑄造青銅的重要工藝,包含模、范、芯三部分,“模范”一詞由此而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