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7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 胡健)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儀式24日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終歸故土,同時也是近百年來第一件從日本回歸天龍山石窟的珍貴流失文物。
記者在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看到,佛首作為“復興路上國寶歸來”特展的核心展品亮相。該展綜合運用珍貴文物、歷史圖片、數字復原、3D打印石窟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講述天龍山石窟文物流失與回歸歷程。這件佛首肉髻低平,臉龐圓潤,雙目微閉,嘴唇微抿,笑意含蓄,雕刻技術嫻熟、表現手法細膩、時代特征鮮明,體現了民族審美和隋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是極其珍貴的石刻藝術精品。
對于為何不將佛首與佛身合一,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灝向記者解釋,回歸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北壁緊靠崖體,崖體裂隙比較嚴重,佛首如果放置原位將很難避免有一定程度風化,因此佛首將在博物館內保存并永久展出。展廳內特別設計的燈光和超低反射率的展柜等,將佛首極具魅力的輪廓線條完美呈現。
旅日華僑、佛首捐贈人張榮說,“捐贈佛首在我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至少我做了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與身體分離已百年之久的佛首回到了祖國?!彼诂F場表示將政府獎勵的30萬元人民幣捐出,用于支持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以求未來能有更多國寶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歸儀式上,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強調,流失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保留追索歷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權利,包括石窟寺流失文物。中國政府堅定支持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愿和國際社會一道,就妥善解決歷史流失文物返還問題探索建立制度化安排,攜手共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文物追索返還國際秩序。
他指出,文脈與國運相牽,千年天龍山,百年流失史,盛世歸來路,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珍視中華文化基因的愛國赤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生動注腳。
2021年07月24日 16:34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視頻:流失百年佛首歸來 山西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太原7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 胡健)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儀式24日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終歸故土,同時也是近百年來第一件從日本回歸天龍山石窟的珍貴流失文物。
記者在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看到,佛首作為“復興路上國寶歸來”特展的核心展品亮相。該展綜合運用珍貴文物、歷史圖片、數字復原、3D打印石窟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講述天龍山石窟文物流失與回歸歷程。這件佛首肉髻低平,臉龐圓潤,雙目微閉,嘴唇微抿,笑意含蓄,雕刻技術嫻熟、表現手法細膩、時代特征鮮明,體現了民族審美和隋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是極其珍貴的石刻藝術精品。
對于為何不將佛首與佛身合一,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灝向記者解釋,回歸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北壁緊靠崖體,崖體裂隙比較嚴重,佛首如果放置原位將很難避免有一定程度風化,因此佛首將在博物館內保存并永久展出。展廳內特別設計的燈光和超低反射率的展柜等,將佛首極具魅力的輪廓線條完美呈現。
旅日華僑、佛首捐贈人張榮說,“捐贈佛首在我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至少我做了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與身體分離已百年之久的佛首回到了祖國?!彼诂F場表示將政府獎勵的30萬元人民幣捐出,用于支持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以求未來能有更多國寶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歸儀式上,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強調,流失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保留追索歷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權利,包括石窟寺流失文物。中國政府堅定支持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愿和國際社會一道,就妥善解決歷史流失文物返還問題探索建立制度化安排,攜手共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文物追索返還國際秩序。
他指出,文脈與國運相牽,千年天龍山,百年流失史,盛世歸來路,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珍視中華文化基因的愛國赤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生動注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