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學者積極參與國際考古合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06-14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從解密瑪雅文明,到赴非洲研究人類起源,再到探索古埃及文明……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國考古學者積極參與國際考古交流合作,共促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科潘遺址——

      “在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到不同文明各自的魅力”

      烈日下,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西北200多公里處的科潘遺址,中國考古隊正在叢林中工作。隨著考古挖掘進程的深入,珍貴文物不斷出土,瑪雅古城科潘的興衰之謎被一點點揭開。

      為什么要萬里迢迢跑到這里來?考古隊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李新偉從泥土里挖出一件羽蛇神頭像,對記者說:“中華文明和瑪雅文明都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典型代表,既有差異性,又有相似處。通過欣賞其他文明之美,能更深刻感知我們中華文明的獨特燦爛?!?br/>
      2015年7月,李新偉率領中國考古隊正式啟動科潘遺址考古和瑪雅文明研究工作。此前,洪都拉斯瑪雅文明考古一直由歐美國家專家主導。作為瑪雅文明考古的“初學者”,李新偉帶領團隊研讀了大量瑪雅考古成果資料,積極與洪都拉斯考古學家等開展交流學習。

      中方在科潘遺址的考古工作,是對編號為8N—11的貴族院落進行發掘、重建和綜合研究。通過對整個院落的完整發掘,考古隊員們清晰了解了這個貴族家庭的發展演變,并形成了系統資料?!爸蟹綆淼娜S成像和無人機航拍等新技術,取代了我們傳統的平面圖制作方法,確??脊判畔蚀_無誤,也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焙槎祭箍婆隧椖抠Y料管理員塞西婭說。

      “中國專家擁有豐富的田野工作經驗和專業素養,能夠靈活運用各種研究和技術手段,為我們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焙槎祭箍脊艑W家豪爾赫·拉莫斯說:“通過對瑪雅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研究,我們在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到不同文明各自的魅力?!?br/>
      在李新偉看來,瑪雅文明與中華早期文明存在許多相似之處,了解不同文明的發展,可以為研究中華文明拓寬思路和眼界?!皩Μ斞诺窨?、彩繪、陶器和玉器的圖像解讀,以及對瑪雅宗教觀念、瑪雅社會運轉等的研究,也為中國考古研究帶來啟發?!?br/>
      明年,中國考古隊計劃開啟第二期科潘遺址考古項目?!爸蟹綀F隊發掘的大量文物是對瑪雅文明研究的重要貢獻,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和考古價值,受到美洲考古界的重視和好評?!崩贡硎?,相信中國專家將為科潘遺址未來的考古研究帶來更多助力。

      吉門基石遺址——

      “中國考古隊已成為國際考古界的重要力量”

      大約20萬年前,在東非大裂谷地區瑪卡里亞瀑布下,一小群現代人的祖先正在礫石堆里尋找合適的石料。他們會在樹下的陰涼里打制石器,餓了就打獵,渴了就喝瀑布的清水……這番情景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占揚的腦海中反復呈現。作為中國—肯尼亞現代人類起源聯合考古隊領隊,李占揚從2017年開始,已三次和中方團隊赴肯尼亞進行考古發掘。

      在肯尼亞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上,都發現了大量制作精良的手斧。作為“現代人起源”這一全球考古界熱點課題的主要研究區域,各國考古隊都會在每年的發掘季節來到肯尼亞?!爸袊脊抨犚膊荒苋毕??!崩钫紦P說,這些舊石器時代的石制品主要形成于距今30萬至5萬年之間,對于解釋現代人如何走出非洲,以及研究人類歷史的發展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10月3日,中國赴肯尼亞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抵達肯尼亞的第三天,考古隊員們即在瑪卡里亞瀑布附近發現一處舊石器地點。在隨后的多批次考古工作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大學、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肯尼亞吉門基石遺址考古發掘300多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動物化石2000余件,并在吉門基石遺址附近發現27處舊石器地點,時間跨度覆蓋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

      通過對出土文物的研究,考古隊員們推斷,舊石器晚期文化的主人可能正是最早的現代人。這一推論支持現代人是在7萬至5萬年前走出非洲的觀點。同時,通過對吉門基石遺址各時期疊壓地層的系統挖掘及研究,特別是對上層細石器的收集整理,隊員們確認了細石器文化的傳播路線。

      “與中國專家的合作十分愉快。他們提供的先進技術經驗為我們的考古研究帶來很大幫助?!眱纱螀⑴c中肯聯合考古隊工作的肯尼亞專家約翰說。約翰是古人類學研究的資深專家,遺址的名稱“吉門基石”正是來源于他的肯尼亞名字。在約翰看來,近年來,中國為人類起源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爸袊脊抨牭墓ぷ鞑粌H得到肯尼亞方面的充分肯定,其研究成果也在業內受到重視。中國考古隊已成為國際考古界的重要力量?!?br/>
      孟圖神廟遺址——

      “讓埃中兩大古老文明在聯合研究保護中綻放新的光彩”

      自2018年至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組成的中埃聯合考古隊,在埃及南部古城盧克索北部的孟圖神廟遺址開展考古和研究工作(見圖,中埃聯合考古隊供圖),讓神廟的實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漸漸呈現于世人面前。

      “在與其他古老文明的互鑒過程中,能深入感受各種文明間的共性與個性?!痹谡劶爸袊脊抛叱鋈サ囊饬x時,中埃聯合考古項目中方執行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賈笑冰說。

      在中埃兩國建交60周年的2016年,受開羅大學邀請,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王巍率團出訪埃及。訪問期間,時任埃及國家博物館館長瓦法阿·西迪克說的一句話,令王巍難忘——“目前在埃及的206項國際考古合作項目中,沒有一項是有中國參與的,我們期待與中國開展合作?!?br/>
      “如果沒有對對方歷史文明的清楚認知,中埃文明的交流、兩大文明古國的交往,就難以深入有效?!被貒?,王巍立即就中埃聯合考古展開前期調研。2018年10月,兩國簽署《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協議》,中埃聯合考古隊正式組建。同年11月,項目一期工程開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考古隊首次赴埃及進行考古發掘。

      孟圖神廟遺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盧克索著名的卡爾納克神廟的一部分。1979年,卡爾納克神廟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賈笑冰表示,中埃兩國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燦爛,兩國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工作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補性,雙方通過攜手合作,有助于加深對彼此文明的理解。

      盡管考古工作只進行了兩個發掘季,但已取得顯著成果,例如在奧西里斯小神殿區的發掘成果,為研究古埃及奧西里斯神崇拜補充了新資料。在中埃聯合考古項目埃方領隊穆斯塔法·薩基爾看來,中方團隊帶來的先進技術和寶貴經驗,為聯合考古提供了有力保障?!按舜温摵峡脊艦槠谖迥?,期待雙方在一個又一個五年的交流中深入互動,讓埃中兩大古老文明在聯合研究保護中綻放新的光彩?!?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