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國博首次大規模展出彩繪畫像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05-23

      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一磚一畫、一磚一景?!皥D畫眾生——河西畫像磚上的古人生活”展覽2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該展用258件(套)彩繪畫像磚精品及相關文物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了河西地區魏晉的時代氣息和融匯共生的民族特色。

      畫像磚是模印或刻畫的有畫像或花紋的磚。從考古發掘來看,我國的畫像磚歷史從戰國到宋元,持續綻放了十四五個世紀之久。工匠們在塑造這些畫像磚時,以現實社會作為藍本,融入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仙凡幽明之間”形象地映現了古人精神和物質生活的方方方面。不同歷史時期的畫像磚描繪出我國古人生活的一幅幅歷史畫面,而其中最為“出彩”的,則是河西走廊地區的彩繪畫像磚。

      河西地區文化厚重,在東起永昌、高臺,西至酒泉、嘉峪關、敦煌等綿延近百公里的廣袤大地上,集中分布著大量魏晉壁畫磚墓,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大量彩繪畫像磚。這些畫像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涵蓋神仙異獸、桑蠶農耕、出行射獵、宴飲起居、百戲娛樂、服飾車輿、建筑居所等多種題材,而且大多一磚一畫、一磚一景,藝術風格活潑鮮明、構圖巧妙生動、線條奔放飛動,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融匯共生的民族特色。

      本次展覽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了河西地區魏晉彩繪畫像磚精品及相關文物,通過“圖畫天地”“生活百態”“寧平降?!比齻€單元258件(套)彩繪畫像磚及相關文物的展示解讀,真實反映了古代河西地區各族人民的生活百態和精神面貌,生動展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對于生活的熱愛以及由此迸發的藝術創造力。

      其中,西晉的青龍畫像磚是在白色底色之上用墨線勾勒再敷彩,描繪出青龍的形象。青龍是四神之首,四神是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神靈動物組合。四神圖像是中國傳統文化里面的典型構圖形式,反映了古人對時空方位的思考。漢代以后,“四神”圖象常出現在墓葬中,與當時鎮墓升仙的思想有關。河西地區魏晉墓出土了很多四神圖像的彩繪畫像磚,此外,木版畫、銅鏡、陶倉等隨葬品上也有四神圖像。

      高臺縣博物館藏的塢堡射鳥畫像磚于2001年在甘肅省高臺縣苦水口1號墓出土,該磚左側繪一塢堡,塢堡正中有門,墻上設有垛口。塢堡外繪一高大樹木,樹枝上有兩只黑鳥停留,樹下男子正在引弓射鳥。策展人陳克雙介紹,射鳥是承自漢代畫像的重要題材,學者們對此題材的觀點主要分為射爵求官與祭祀,另外還有驅鳥、獲鳥、禮儀性射鳥等觀點。該磚原位于采桑與牛耕之間,采桑與牛耕都是春季重要的農事活動,按《四民月令》記載,清明“治蠶室”、谷雨“蠶畢生”婦子需“勤其事”。春季地氣始通應耕地,夾在其中的射鳥圖或是為了驅趕桑樹上的鳥,或是為開春氣、通萬物的禮儀性射鳥行為。

      “羌女送行”畫像磚描繪了一男子騎于白花色駿馬上回望,一女子面露愁容,作依依惜別狀。女子長發披肩,身著圓領淺地裘氅,長裙襲地,身背挎壺站立送行,有學者認為這是羌族女性的形象,是河西地區民族融合、通婚的體現。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博物館共同主辦,高臺縣博物館、金昌市博物館、酒泉市博物館、酒泉市肅州區博物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等單位共同協辦,將展出至8月21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