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峽4月18日電 (王登峰 闞力)4月18日,恰逢國際古跡遺址日。紀念“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在仰韶村拉開序幕,活動包括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百大考古遺址遴選推介,及其衍生的百件(組)國寶,百年考古成就大展等活動以及文章、實物、影像、書畫等征集展示等。
仰韶村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有著“中國考古圣地”之譽,1921年該遺址的首次發掘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仰韶文化因此地而得名。仰韶村遺址的發現,拉開了我國田野考古的大幕。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為了回顧中國考古百年歷程,致敬中國考古先賢前輩,鼓舞廣大考古工作者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中國考古學會等共同發起了紀念“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
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在致辭中稱,河南作為中華文明譜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作為華夏文明形成發展的核心區域,近年來,河南考古文物工作取得系列成就。前不久剛剛評選出的“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有三項入選。至今,河南已有49項成果入選“十大考古”。這些彰顯了河南作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應有的地位,也全面展現了中原文化所具有的源頭性、核心性、創新性、融合性。通過河南考古工作,對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脈絡更加清晰,對中華文明燦爛成果自豪感更加強烈,對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突出貢獻更加真切。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紀念“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是中國考古學全面發展的新起點??梢哉f,仰韶遺址的四次發掘代表了中國考古學發展的四個階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考古歷程。希望系列活動能得到各地文物機構和同行的支持。通過仰韶發掘百年、中國考古學誕生百年,進一步激發考古人的壯志豪情,促進中國考古學發展,擴大國際影響,進一步宣傳普及中國考古成果,全面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歷程,展示中華民族燦爛成就以及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來自全國數十家考古科研單位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紀念“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仰韶村遺址與中國考古百年座談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