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出土文物6700余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2-05]
石家莊12月4日電 (李曉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4日透露,經過五個年度的考古工作,河北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共發掘面積3000余平方米,發現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個歷史時期連續文化層疊壓,發現遺跡現象270余處,出土文物6700余件。
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發掘是河北省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城市考古發掘,也是正定古城內首次主動性考古發掘。該遺址考古項目工作始于2015年,目前已進行了五個年度的發掘工作。
目前,該遺址發現的主要遺存可歸為寺廟建筑系統、晚唐五代城墻防御系統,以及晚唐至明清民居建筑和街巷系統等三個系統。在寺廟建筑系統方面,發現了唐代開元寺池沼、金元時期開元寺南門,以及大量唐代大型建筑構件。
在晚唐五代城墻防御系統方面,發現了始建于晚唐時期并于五代時期進行擴建的城墻和城臺(城門);在晚唐至明清民居建筑和街巷系統方面,則主要是道路、房址、水井、灰坑和窖藏,其中發現大量與商業、手工業有關的遺跡現象。
據介紹,經過五個年度的考古發掘工作,研究人員對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的遺存布局及演變過程有了深入了解,對正定古城唐以后的城市布局、功能變化及居民日常生活有了新的認識。這些新發現、新認識不僅豐富了正定古城的文化內涵,也為華北地區中古以后的城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