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發現一批清代官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0-20]
石家莊10月18日電(記者白明山)近日,在邢臺市橋東區蘇家屯村蘇振山家中發現祖上留下來的清代官契多張。這些官契保存完好,時間包括清代同治、光緒、宣統年間。其中年代最久遠的為同治二年所立,距今已有156年歷史。
其中一張同治年間的官契編號為“邢字第壹千拾貳號”,立于同治二年二月初三日,用毛筆在麻紙上書寫而成。契約中記載了立賣人蘇鐸因無錢使用,將蘇家屯村東四塊地共計7畝5分3厘,以105千文賣于蘇慶云名下為業。官契清楚標明了所賣田地四至邊界,各段的尺寸。左下角官契中還分別有“同中人”蘇廷贊、“立賣契人”蘇鐸、“同地人”王貴的名字,在錢款數和立契日處蓋有紅色篆刻印章兩枚。
河北省邢臺市文物管理處處長李恩瑋說,官契是民間典賣房產、田產時雙方訂立的法律文書。一般是記錄當時土地買賣和宅基地等情況。未向官府納稅前的地契稱為“白契”,經官府驗契并納稅后稱為“紅契”,也叫“官契”,是政府或法律認可的產權憑證。當事人雙方訂立契約,完稅后由政府在契尾加蓋印章,相當于官府頒發的財產所有權證。
李恩瑋說,這些收藏完整的一系列地契,對于研究朝代興衰、家族發展、房產土地交易和管理政策等都有一定的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