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圓明園獸首銅像如何重聚?這些流失文物故事值得銘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9-18




      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上官云)圓明園獸首銅像、《伯遠帖》、《五牛圖》、青銅虎鎣……不久前,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包括上述珍品在內的一大批珍貴文物悉數亮相。

      “民族弱則文物失,國運強則文化興?!边@些流失文物回歸祖國的背后,是一個個值得銘記的故事。

      圓明夢歸:圓明園獸首銅像“重聚”

      走進展廳,一幅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遺跡的照片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其下方,就是著名的“圓明園銅獸首”。

      19世紀中期,列強的堅船利炮,將晚清朝廷“天朝上國”的美夢震得粉碎。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付之一炬,大量珍貴文物被劫掠而去。

      這其中,就包括圓明園獸首銅像。

      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構件,獸首由清乾隆年間西洋畫師設計,中國宮廷匠師制造,融合東西方文化特色。獸首形態逼真,工藝水準較高。

      并且,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的人身石臺上。每個動物就是一個噴泉機關,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就會噴水兩個小時。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中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屢屢高價漁利,國人強烈憤慨譴責。盡管文物回歸面臨重重障礙,但中國政府始終以堅定的決心推進文物回歸。

      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的,正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

      《五牛圖》和《伯遠帖》的經歷

      亮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的《五牛圖》《伯遠帖》,背后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民國以來,由于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商販,文物面臨著進一步流失的危險。

      新中國成立后,在周恩來總理關心下,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成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保護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中秋帖》《伯遠帖》的回歸。

      《中秋帖》《伯遠帖》和《快雪時晴帖》被乾隆帝統稱為“三?!?。清朝末年,中秋、伯遠二帖被溥儀帶出紫禁城,幾經易手,輾轉至港。

      1951年10月,鄭振鐸得到“二?!奔磳⒃儍r出售的消息,立即在徐森玉等人的協助下,啟動文物搶救工作。

      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的王冶秋偕同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等兼程南下談判,最終成功購回“二?!?,撥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結束了兩件國寶長達數十年的顛沛流離。

      此后幾年間,該“文物小組”有計劃地征集了唐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這些文物的回歸,成為新中國保護文物的一段佳話。

      王處直墓浮雕石的回歸之旅

      在這次展覽中,栩栩如生的武士浮雕石刻同樣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陽縣的王處直墓遭盜掘,被盜文物幾經轉賣,流失海外。2000年2月,有中國學者在美國偶然發現,某拍賣行即將拍賣疑似王處直墓被盜浮雕武士石刻,隨即將消息傳回國內。

      經河北省文物局研究確認,相關拍品確系王處直墓甬道處兩塊浮雕之一,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文物追索工作。

      2000年3月,國家文物局照會美國駐華使館,要求美方中止拍賣并返還流失文物。3月21日,美國紐約州南區地方法院做出要求相關機構中止拍賣的決定,并下達民事沒收令,授權海關部門將文物扣押沒收。

      2001年3月,在經歷一年的審判后,該法院做出返還文物的最終裁決。同年5月26日,這塊浮雕武士石刻回歸中國。美國著名收藏家安思遠通過媒體報道了解相關情況后,主動將自己收藏的另一件武士浮雕石刻無償返還中國。

      命途多舛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另外,剛剛回國不久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無疑是展覽上亮眼的文物之一。

      2019年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這也意味著此前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終于回歸祖國。

      它們是湖北隨州地區春秋早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墓葬出土文物,整組青銅器鼎、簋、盨、壺、甗、霝器類同現,鑄造工藝精致,且均有銘文,對研究春秋時期歷史文化有重要學術價值。

      然而,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卻一度命途多舛。

      今年3月初,疑似中國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現身東京文物拍賣市場,引發強烈關注。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流失文物追索預案,并與公安部綜合研判會商,確定了通過外交努力和刑事偵查相結合方式進行追索的工作策略。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安全回歸。經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研究鑒定,該組8件青銅器被整體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國家文物局關強副局長表示,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的成功回歸,是中國依據相關國際公約,在日本政府的協助下,實現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歸,為國際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領域貢獻了新的實踐案例。

      “文物回歸,正在進行時”

      當然,追索流失文物的故事,還遠遠不止這些。

      禮器、典籍、壁畫……中國有大量文物由于戰爭劫掠、非法貿易等原因漂泊異國他鄉。一件件流失的珍寶,在顛沛流離中記錄著令人唏噓的往事。

      國家文物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從1949年至今,中國通過各種方式,已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

      而“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便是中國首次對流失文物回歸工作進行全景式展現。

      關強說,展覽總共選取25個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歸案例,每個案例都具有自身特色,體現中國綜合運用外交協調、刑事偵查、協商談判、捐贈等多種方式來促成文物的返還。

      針對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他提到,海外文物的性質各異,具體有多少流失文物,沒有特別準確的統計數據?,F在,要更多做好自身工作,把文物保護好,避免發生新的文物流失。而且,對一些已發現的重點流失文物,也有專門的方案。

      而在這次展覽的結語中,也提到:“文物流失,漸成過去時。文物回歸,正在進行時?!?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