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文物局了解到,針對近期部分媒體反映的曾國藩墓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省文物局已責成調查組前往實地進行了調查,并安排部署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和安全監管工作力度,確保文物安全。
9月10日上午,湖南省文物局召集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長沙市岳麓區委區政府、坪塘街道、湘江新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江公司”)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湖南大學相關領域專家教授赴現場調查,專題研究曾國藩墓的保護管理工作。
調查發現,保護管理機構的頻繁更替,導致曾國藩墓的保護、管理等工作相對滯后,如曾國藩墓的文物保護規劃、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等申報材料的編制緩慢、質量差等。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區劃調整,2008年以前曾國藩墓歸屬原長沙市望城縣文物局管理;2008年以后交由長沙市岳麓區文物管理所管理;此后,該區域整體劃歸湘江新區所屬的湘江公司負責規劃建設。
針對問題,近期,湖南省文物局將重點落實以下五大事項:
一是協調國家文物局盡快批復同意曾國藩墓文物保護規劃,并報請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強化對周邊建設項目的管控;
二是建議長沙市人民政府督促岳麓區人民政府、湘江公司編制并報批曾國藩墓修繕設計方案,盡快實施保護工程,同時,適時啟動環境整治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在充分研究歷史資料和考古發掘資料的基礎上,依據現有地形條件,依法依程序報批后,盡可能恢復部分神道及石造像、桂花井、牌坊等附屬建筑、構筑物,適當恢復曾國藩墓的原有規模和格局;
三是由長沙市文物局協調、督促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政府、湘江公司盡快編制曾國藩墓后新建和尚墓地、桐溪寺、湘軍文化園破壞曾國藩墓環境風貌的整改方案;
四是湘江公司切實落實管理責任,主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日常保養、維護與管理,盡快清除周邊垃圾,改善文物保存環境,為觀眾提供良好的參觀環境;
五是長沙市岳麓區文物主管部門加強監督和管理,切實落實安全巡護制度,確保文物安全,確保周邊環境風貌不再受損害。
曾國藩墓位于長沙市岳麓區坪塘街道伏龍山,是曾國藩及其夫人歐陽氏的合葬墓。該墓葬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該墓葬原規制遵循清代侯爵葬制,規模龐大,氣勢恢弘,但歷史上遭到嚴重破壞,墓冢、墓碑、拜臺、神道、石像生以及御碑亭、墓廬屋均遭受毀滅性損毀,絕大部分石構件被用于興修水利設施或修建農舍。1993年,長沙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國藩墓由原望城縣文物局管理,2008年區劃調整,改為岳麓區文物管理所管理,現由湘江公司管理。
回顧
曾國藩墓嚴重受損只剩墳包:石人石馬散落多處
湖南長沙市民反映,曾國藩墓區拜臺下傾,神道碑被拆,只剩墳包。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柳肅指出,附近仿唐建筑桐溪寺和湘軍文化廣場等,導致墓地歷史風貌嚴重受損。據介紹,修繕方案已通過省里審批,正向國家申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