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東省新增17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7-31
    近日,經評估委員會專家評審、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審核、公示,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北京路古道遺址等174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包括古文化遺址8處、古墓葬5處、石窟寺石刻3處、古建筑10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54處,1處與現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省全面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弘揚革命精神、繼承革命傳統。記者看到,在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中,新增了工農革命獨立第四團團部舊址、陳少白墓、周文雍故居、赤坎南樓、楊匏安舊居、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等共25處紅色革命文物點。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江門市開平市和廣州市的多處紅色革命文物點,并采訪多位專家,解讀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中的紅色基因及文物保護情況。

      “不起眼”的老建筑里

      藏著動人的革命故事

      穿過江門市開平市百合鎮幾條密密匝匝的巷道,一座青磚墻、瓦頂的清代建筑躍然眼前。這座僅有73.15平方米的建筑正是廣東工人運動優秀領袖周文雍的故居,被列入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周文雍家庭生活困難,一家人就擠在這間小屋子里?!泵宕逦瘯浿軡櫛碚f,村里大多房子都是三房二廊,而周文雍家只有二房二廊,兩個破敗的舊式櫥柜已經是屋子里最好的家具。

      “電影《刑場上的婚禮》講述的其實就是周文雍的故事?!睆V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介紹,周文雍與廣東婦女解放運動杰出活動家陳鐵軍曾假扮夫妻,參與1927年廣州起義的準備工作。起義失敗后,二人被叛徒出賣雙雙被捕,最終在廣州紅花崗高唱著《國際歌》英勇就義。2012年,周文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在周文雍故居以東20多公里處的赤坎鎮騰蛟村,一棟看似“不起眼”的土樓同樣深藏著不為人知的一段革命故事。這棟坐北向南的防御性建筑是由當地華僑、僑眷于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在開平潭江北岸邊出資興建的,名為“赤坎南樓”,最早的功能是打更放哨。

      記者看到,南樓共有七層,樓門均為鐵制,墻面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槍眼,都已經被安裝的玻璃板保護起來。在樓內,不少鐵窗也被炸毀,留下碩大的窟窿。赤坎鎮文體服務中心主任余德堅介紹,1945年7月16日,日軍為打通從廣西撤退必經之潭江通道,分兵三路從開平三埠進犯赤坎古鎮,駐守南樓的赤坎四鄉團隊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濃、司徒丙7名隊員固守南樓視死如歸?!叭哲娊浧咛炱咭篃o法攻破南樓,便在河對岸安裝巨炮,用巨型開花式瓦斯毒氣彈連續轟擊,把鐵窗炸開,最終七壯士全部中毒昏厥被捕,最后慘遭肢解,壯烈犧牲?!?br/>
      近年來,赤坎南樓和周文雍故居都經歷了多次修繕,包括對南樓門窗保養上漆,更換殘損樓梯木扶手,修補樓板外墻滲漏裂縫等,此外對周文雍故居瓦面進行揭頂重修,用工字鋼梁加固天臺等。此次入選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文物部門將繼續挖掘其革命文物內涵,加大活化利用力度,打造為紅色教育基地。

      多處中轉站舊址

      揭開紅色交通線神秘面紗

      評審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鄭力鵬告訴記者,此次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史跡中有不少抗日戰爭時期的交通站、中轉站,如東江縱隊粵東游擊隊交通站舊址、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棣萼樓中轉站舊址、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纘詒堂中轉站舊址等,恰好填補了黨史、革命史研究中這類型文物史跡的空缺,形成較為完整的歷史序列。

      其中,位于梅州市大埔縣青溪鎮蕉坑村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棣萼樓中轉站舊址,曾是中共紅色交通線上的秘密“中轉站”和“秘密倉庫”,成立于1927年。交通員孫世階、劉龍發、李阿應等人以棣萼樓為依托,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了為時五年的艱苦奮戰,完成了黨的中央機關由上海到中央蘇區的重大轉移,安全護送了項英、任弼時、葉劍英、劉伯承、周恩來、劉少奇等300多位黨政軍領導和大批革命同志進入蘇區,同時護送了槍支、彈藥、食品、電臺等大批重要物資進入中央蘇區,一直未遭到敵人破壞,被稱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

      專家介紹,棣萼樓目前整體形制保存完好,曾于2006年進行部分維修,更換部分桁椽并修復天頂瓦面,對內外墻重新進行了批蕩,棚板和主體梁架保存了原有風貌,對研究大埔革命斗爭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對于紅色史跡而言,要更加關注其歷史價值?!辈軇耪f,位于廣州市越秀區的楊匏安舊居是中國早期優秀的理論家和革命活動家楊匏安從事革命活動的場所,也留下了上百人的革命足跡,成為廣州的城市記憶?!白畛鯇<覀兪紫汝P注楊匏安舊居這座祠堂的古建筑價值,經過進一步挖掘史料,發現其紅色史跡價值遠高于其建筑價值,這也是楊匏安舊居能夠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原因?!?br/>
      鄭力鵬建議,對于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史跡可通過黨性教育活動等形式對史跡進行活化利用,而楊匏安舊居此類兼具革命意義和建筑價值的紅色史跡可以建設成為展覽館,發揮其更多公共功能。

      ■鏈接

      省文物保護單位中

      新增8處南粵

      古驛道相關文物點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中新增8處南粵古驛道相關文物點,包括北京路古道遺址、新地村天主堂遺址、宜樂古道老坪石段、豐陽古道、騎田嶺古道、西廳渡、樟林古港、江廣橋。

      位于廣州市越秀區的北京路古道遺址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官道,于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開挖路面工程中被發現,總發掘面積達420平方米??脊湃藛T發現,該遺址底層有2000年前的南越國遺跡,上面覆蓋著自唐至民國時期共11層路面,層層疊壓。曹勁介紹,北京路古道遺址雖歷經多個朝代,但其作為廣州城中心的地位始終沒有改變,見證了廣州是中國唯一一個2000多年來中心沒有移動的城市,對研究廣州市城市發展有重要價值。

      此外,以宜樂古道老坪石段為代表的鄉村遺產和以新地村天主堂遺址為代表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史跡也受到更多關注。宜樂古道位于韶關市樂昌縣,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嶺南地區翻越蔚嶺,經湖南宜章、郴州通往京城之路,沿途遍布豐富的歷史古跡,是古代樂昌的主要水路交通運輸線,成為連接湘粵、溝通中原、南來北往貿易通商的主要途徑。

      位于江門市臺山市川島鎮的新地村天主堂遺址是早期天主教從海路傳入中國的重要遺跡,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方文明交流、社會生活變遷的實物見證。曹勁介紹,新地村天主堂遺址所在的上川島是南粵古驛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既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節點?!澳匣浌朋A道的獨特價值在這里得到充分彰顯,起內接和外聯的作用,中原文化、嶺南文化通過這里持續地與東南亞、南亞甚至更遙遠的西方文明進行交流與溝通?!?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