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故宮“火”起來 催生傳統文化“活”起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2-21



      雪中的故宮、暴雨中的故宮,故宮中的貓、故宮中的花,故宮文創、故宮展覽,樁樁件件都能引起關注。在剛剛過去的上元節,故宮近百年來首次夜間開放,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更是讓故宮再次刷屏。一座古老的皇家建筑群越來越“火”,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真真切切地“活”起來了。

      近年來,故宮最顯著的變化是開放面積變大了。從2012年到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從30%增加到80%,慈寧宮、壽康宮、午門雁翅樓、近四分之三的城墻、南大庫家具館,觀眾可以踏足欣賞的區域越來越多。

      展覽數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精?!扒迕魃虾訄D”特展、“千里江山圖”特展都引來“故宮跑”,壽康宮原狀陳列展讓清劇迷們一窺“甄嬛”(電視劇《甄嬛傳》中的人物)的天地,改陳后的珍寶館和鐘表館成為新的打卡地標,正在持續中的“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更是把每年1月淡季的游客量提高了70%。

      故宮文創則讓紫禁城真正“活”起來?!懊让葒}”故宮御貓、戴墨鏡的乾隆、比著剪刀手的雍正、花式朝珠耳機、“如朕親臨”行李牌等等,故宮淘寶店和天貓旗艦店里各種文創產品被網友盛贊。僅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15億元人民幣,這并不能僅用物美價廉來解釋,追究根源在于這些文創真正跟民眾的生活建立起密切聯系,故宮文化“活”在了當下。

      事實上,最令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欣慰的變化是參觀故宮的年輕人多了。據故宮發布的統計數據,30歲以下觀眾占40%,30至40歲的觀眾占24%,40至50歲的觀眾占17.5%。年輕觀眾尤其是“80后”和“90后”,已成為參觀故宮博物院的“主力”,而這個比例還在攀升。

      探究故宮成為“網紅”現象的背后,是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復興之路。文博場館各有鎮館之寶、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自身資源,以藏品研究成果為基礎,創意要與生活結合,設計新穎之余還要學會講故事。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文博機構均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嘗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