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藝考報名系統“藝術升”發生崩潰,導致全國數以萬計考生報名受影響。今天,藝術升公開發布致歉信,并就有關質疑作出回應。藝術升稱,未與有關院?;蛴嘘P部門“勾連”,同時,或將下架加急審核服務或執行無條件退款。
對于此次藝考報名系統崩潰的原因,藝術升稱,此前有預留余量,設置了數倍于上一年度的在線容量以應對流量變化。但去年底,教育部出臺相關藝術專業兩年過渡不組織??嫉耐ㄖ?,由于未能及時準確理解這項政策,藝考圈內形成短期焦躁,造成在線報名前所未有的“搶號踩踏”,峰值流量高于平均水平30多倍,藝術升系統癱瘓。
對于事故發生后,公眾關于通過“加急”“VIP”等噱頭,把新增項目與正常報名捆綁銷售的紙藝。藝術升表示,此類服務與正常報名規程沒有任何聯系。不過,藝術升也承認,存在少數銷售人員為求業績,產品語言表達失當,造成用戶認知偏離。公司決定或將其永久下架,或執行無條件退款,以徹底切斷負面猜測。
對于網上關于藝術升與有關院?;蛴嘘P部門“勾連”、靠灰色交易勾兌尋租的說法,藝術升予以否認,并稱,公眾服務外包,是行業發展的合理趨勢,藝術升永遠敢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附藝術升公開信全文
不說再見,擁抱明天
——藝術升致社會各界的公開信
這幾天,藝術升身處輿論漩渦中心,乃至千夫所指。對此,公司全體同仁首先埋頭全力搶修,無分晝夜,但比我們更受痛苦煎熬一萬倍的,是萬千藝考生和他們的親友,不論在第一時間報名成功或失敗,那種由巨大不確定性帶來的茫然甚至絕望,我們感同身受。哪怕報名通道事故當日已修復,我們全體鞠躬,對廣大藝考生致以最深的歉意,對長期信任我們的藝術院校致以最深的歉意。
回顧事件,教訓刻骨。藝術升此前預留余量,設置了數倍于上一年度的在線容量以應對流量變化,去年底,作為凈化藝考生態的重要舉措,教育部出臺相關藝術專業兩年過渡不組織??嫉耐ㄖ?。由于未能及時準確理解這項政策,藝考圈內形成短期焦躁,造成在線報名前所未有的“搶號踩踏”,峰值流量高于平均水平30多倍,藝術升系統癱瘓。我們未能在高峰初期判斷到此次峰值不同以往,失去了及時調整的寶貴時間,造成重大失誤。盡管有輿論認為此次事故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但藝術升必須把自身責任置于首位,進行最深刻的反省和整改。
與此同時,網絡上出現對藝術升的其他質疑:通過“加急”、“VIP”等噱頭,把新增項目與正常報名捆綁銷售,以流量平臺綁架藝考生的求學初心賺取不義之財。對此,我們前日已發詳請說明,此類服務或是為彌補考生因自身失誤即將錯過在線報名確認的措施,或是根據公開數據并由藝術升原創算法而生的深度咨詢類產品,均與正常報名規程沒有任何聯系,“捆綁銷售”實乃無稽之談。但我們必須坦然承認,少數銷售人員為求業績,產品語言表達失當,造成用戶認知偏離,形成不良影響。這充分暴露了我們管理能力的不足。經過鄭重考慮,我們毅然決定或將其永久下架,或執行無條件退款,以徹底切斷負面猜測。
再有,網上噴涌出藝術升與有關院?;蛴嘘P部門“勾連”的猜測,有的斷言藝術升是某二代,有背景,通過交易獲取壟斷,以小小私企獨攬重要公共服務,要么有腐敗,要么有風險。對此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藝術院校的現場報名確認從來沒有中斷過,與在線報名確認始終并行,后者作為前者的補充。在此,藝術升向各界交一次心:從本世紀初的公司前身開始,藝術升就是由一個、兩個、五個、直到今天的一百多個普通理工生、程序員組成的,在藝考服務市場中天然形成的純粹的技術團隊,從偶然的市場切入,個別的客戶認可,到口碑相傳,用戶甚廣,一路靠產品開發、技術服務摸爬滾打。不論是創始人還是新員工,都少不了帶淚帶笑的工作故事。從冰天雪地幾天幾夜異地排隊到多校共享在線報考一站解決,從讀卡打卡人工數鈔到電子認證網上繳款,藝術升與中國藝考制度改革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相生相伴,與累計近千萬藝考生、百余所藝術院校結下不解之緣。如果靠灰色交易,靠勾兌尋租,也許可以“贏”一時,但絕贏不了長久,并且遲早被清算。事實勝于雄辯。藝術升永遠敢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對于企業性質及市場競爭,我們也有一點膚淺的認知。公眾服務外包,是行業發展的合理趨勢。在一個法治的市場,只要真實提升服務、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并且通過合規程序、公平競爭,必有優秀企業脫穎而出。其不論國有還是民營,不論百年還是創業,只要遵契約守信用,視客戶為生命,真正提供優良的產品和服務,并能不斷反思、革新、迭代,定會受到用戶的信任。事實上,藝術升近年來遇到過多次同類平臺的競爭,但最終還是藝術升走到今天。今后的藝術升,將以更開闊的胸懷擁抱競爭,以及更廣泛的合作。良性競合的最終受益者是用戶,是行業,是整個社會。如果藝術升今后在公平競爭與行業整合中消失,那也是死得其所。我們尊重和學習每一位競爭者,同時堅信,市場競爭自有其客觀規律,不以任何單方面意志為轉移。
正因如此,今天的我們非常痛心——藝術升的市場信譽與競爭力在此次事件中遭受重創。百余名小伙伴們有的悲傷流淚,有的心緒難平。沉定良久,我們抬起頭,咬咬牙,站起來。沉痛的教訓正化為激奮的鞭策,盡管今后我們會面對各種可能。但至少以一己之力,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密切關注藝考領域發展動向,深入理解主管部門政策精神,洞察藝考生與藝術院校的切實需要,及時改善或改變服務,苦練內功,堅定信念,繼續鍛造正向的企業人格,并將今后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降到最低。與藝考生、藝術院校,以及藝考領域全體參與者繼續風雨同行,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真誠感謝多年來陪伴我們的各屆藝考生與各家藝術院校及專業。真誠感謝行業主管部門的良苦用心。真誠感謝網絡上所有理解我們和批評我們的網友。但對極少數歪曲事實惡意誹謗者,我們已發法律聲明,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不說再見,擁抱明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