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百余幅流失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蘭州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2-11
      蘭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崔琳)連日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美術館展出。展覽以圖片形式展示了137幅流失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的真實面貌,同時展出的還有兩個1:1復原仿真洞窟,以及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制作的四個數字虛擬洞窟。

      該展覽將持續到12月30日,旨在用一場藝術與考古互相交融的特殊學術活動讓觀展者鏈接以克孜爾石窟為代表的新疆多元一體文化特色。

      克孜爾石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鄉境內,地處天山南麓、蔥嶺以東,介于阿富汗巴米揚石窟和敦煌石窟之間,現存洞窟349個,壁畫近10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繪泥塑遺跡,是我國開鑿最早和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也是新疆石窟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石窟群,表現了從公元3世紀到9世紀龜茲地區的佛教藝術的高度發展成就。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介紹,自1998年起,新疆龜茲研究院開始關注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現已收集到海外8個國家20余家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的465幅克孜爾石窟壁畫的高清圖片。龜茲研究院對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克孜爾壁畫與洞窟內揭取痕跡進行反復核對與測量,并將揭取壁畫的洞窟壁面進行三維立體掃描,大部分壁畫已經找到了其所處洞窟及被切割的位置。

      “龜茲石窟與敦煌莫高窟相比,展現了敦煌石窟以東整個石窟沒有體現出來西域風格?!编嵄终f,看到龜茲石窟,感受到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是漢族地區與西域少數民族地區的交流交融。他表示,觀賞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要帶著文化交流的視野來看,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其文化價值。

      據悉,此次展覽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新疆龜茲研究院、蘭州大學藝術學院、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蘭州大學校慶辦聯合主辦。

      鄭炳林表示,今后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進一步加深與龜茲研究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