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圓明園青銅“虎鎣”流失海外百年重回中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2-11



      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虎鎣”入藏儀式1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至此,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圓明園青銅“虎鎣”終于重回祖國懷抱。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相關資料顯示,青銅“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今年3月,國家文物局在得知青銅“虎鎣”即將在英國拍賣的相關消息后,立即開展相關工作,在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和相關拍賣機構、國內外媒體和民眾的支持下,綜合運用外交、商業、輿論等多種方式,推動青銅“虎鎣”返還工作出現積極轉機。4月底,青銅“虎鎣”境外買家表示愿將文物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的高度重視下,國家文物局會同中國駐英國使館和國家博物館,穩妥有序地開展青銅“虎鎣”的鑒定接收等各項工作。9月,國家文物局代表團在劉曉明大使的見證下,于中國駐英國使館成功舉辦青銅“虎鎣”捐贈接收儀式。11月23日,青銅“虎鎣”安全抵達北京。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近年來,國家文物局積極開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功促成多批流失文物回歸祖國,青銅“虎鎣”的回歸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范例,彰顯了中國政府保護文化遺產的堅定信念與負責態度,也顯示了中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的理解與支持。國家文物局將本著合作、開放的態度,在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統籌引導收藏機構、協會組織、媒體與社會各界的積極力量,推進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更加主動有序開展,為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規則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據悉,近年來,國家文物局不斷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歸的多種途徑,逐步建立綜合使用外交斡旋、協商談判、執法合作、司法訴訟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模式,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其中圓明園鼠首兔首、秦公晉侯青銅器、大堡子山金飾片等重要文物已先后入藏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