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應妮)“2018藝術市場年度回顧與盤點”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總體穩定、艱難復蘇,甚至略有微縮,但未來前景可期,面臨振興的拐點。
由故宮研究院中國書法研究所、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書畫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博士后宗婭琮發布了“2018藝術市場年度回顧與盤點”報告,對改革開放4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態勢、改革開放4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聚焦2018年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基本特點和2019年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動向及可能走勢。
她指出,2018年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總體穩定、艱難復蘇,甚至略有微縮,但未來前景可期,面臨振興的拐點。其主要體現出8大特點:第一,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聚焦效應,并沒有提升市場的信心,市場新常態在2018年坐實;第二,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的熱點很多,并沒有拓展市場的總體規模,在2018年,市場整體規模還有所萎縮;第三,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的掐尖效應制約了“二元結構”進一步發展;第四,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收藏投資進一步向資本化、機構化、企業化發展的趨勢明顯,基于本土消費能力與文化價值判斷在建構;第五,市場規模的集中度提升并沒有推動市場熱點的多元化的進一步發展;第六,拍賣市場業態向寡頭化、連鎖化方向發展;第七,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預期與市場行情之間不僅僅是響應度不高,而是出現“脫靶”現象;第八,中國書畫藝術市場的金融服務、國際化及支撐服務體系的發展,使得跨界融合成為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了探索藝術市場發展的新模式,自2015年開始,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就多次聯合有關機構合作舉辦藝術市場年度研判與發布峰會。此次“2018年度中國書畫研討會”受到國內眾多知名書畫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高度關注。
現場同時推介了2018年度優秀書法家、畫家作品及創新藝術機構。書法家張志和、楊杰、黃君、丁子同、虞曉勇、錢先廣和畫家崔西民、楊佐、張艷娜、徐航、王焱、李世公等在會場中展示了各自的優秀作品,受到與會者好評。北京時代美術館、本裕藝術機構、不同藝見藝術中心、今日美術館、佶道藝術中心、蘭空間、TONGGallery+Projects、YAM(央美術館)、中方角藝術空間、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獲“2018年度創新書畫藝術機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