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0余家博物館達成聯盟合作促“寶物流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2-04]
南京12月4日電 (楊顏慈)來自中國各地的120余家博物館4日在南京達成聯盟合作協議,以進一步促進館藏交流與協同合作。這意味著,中國各大博物館漸從“賽珍寶”步入“拼創新”。
當天,由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博物館聯盟主辦,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承辦的“第二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博物館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
來自中國120余家博物館的200余名管理者及相關業務人員參加論壇,共同簽署聯盟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區域內的博物館將加強信息互通、資源互換、機制互聯,不斷打破地緣因素,暢通文物流通渠道。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近年來,中國博物館界的整體發展態勢很好,但在均衡性、標準化等方面亟待加強。
關強提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物館要從單一的文物收藏機構,轉化為向集收藏、保護、研究、教育、傳播等功能為一體的服務性機構。
在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看來,如今的博物館已不再專注于“比藏品”“賽珍寶”,如何利用有限的物品、創新的理念做好“活態傳承”,辦出百姓喜聞樂見的展覽才是關鍵?!拔覀冏鲞^一個不完全的統計,在江蘇地區有各類博物館298個,但平均每人一年只進一次博物館,這遠低于歐美平均水平?!饼徚颊f。
“很幸運的是,我們遇到了博物館發展的春天。但在數量規模急劇膨脹的行業背景下,各個博物館都應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笔锥疾┪镳^館長韓戰明說。
韓戰明認為,隨著文物流通渠道的日益暢通,各大博物館應逐漸跳出“奇珍異寶”的“束縛”,為公眾提供基于藏品、文物的各類服務,在創新辦展上多下功夫。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