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流失海外的敦煌寫經回鄉 首現身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1-26



    展覽展出的四卷敦煌藏經洞的唐代寫經長卷



    展覽展出的敦煌藏經洞的唐代寫經長卷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近日推出的“一念·敦煌寫經展”,展出的四卷敦煌寫經均出自于敦煌藏經洞,也是其流失海外后回歸故鄉首次在中國展出。此次展覽的四卷經書涵蓋隋唐早期至晚唐,被北京市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其中一卷來自于日本知名漢學家濱田德海舊藏,后回流中國并由中國收藏家收藏。

      出于文物保護的需要,展覽僅為期一周(11月20日-25日)。作為20世紀中國學術史四大發現之一的敦煌遺書,具有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集中體現了唐代書法藝術巔峰,對后世影響巨大。

      展覽展出的敦煌藏經洞的唐代寫經長卷

      1943年,關山月赴敦煌臨摹壁畫,在幽暗的洞窟中他看到的是古代文明瑰寶的熠熠生輝。在艱辛的條件下,關山月成功臨摹了80幅珍貴的壁畫。75年后,四卷罕見敦煌遺書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大師關山月和敦煌藝術的聯系再一次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藏經洞是敦煌第17洞,是一個隱藏的洞中之洞。在1900年被人偶然發現,重見天日之前,被塵封了一千年。1899年在羅馬正式成立了“中亞與遠東歷史、考古、語言、人種、考察國際協會”。隨后,西方各國派出探險隊,開始在中國西域奪寶競爭。1900年藏經洞重見天日,洞中寫經、文獻等瑰寶很快就被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的探險隊瓜分。今天他們分別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吉美博物館等西方最重要的博物館中。

      作為20世紀中國學術史四大發現之一的敦煌遺書,具有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就書法而言清晰保留了唐代書法的筆法之美,對后世影響巨大。寫經體成為流傳至今的藝術經典,直到今天不少書法家們仍以此為典范。

      此次展覽的四卷經書涵蓋隋唐早期至晚唐,其中一卷來自于日本知名漢學家濱田德海舊藏。1924年于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后,濱田德海進入日本大藏省,歷經銀行局、專賣局和主稅局,后升至事務官,并曾以興亞院專家身份長期在華供職。他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天津等地瘋狂探尋敦煌遺書,收獲頗豐。其收藏大部分來源于著名藏書家李盛鐸,李氏所藏敦煌遺書多從京師圖書館監守自盜。在那個動蕩的歲月中,國之密寶被私人竊取,令人心痛。這部分重要的“濱田珍藏”在其辭世后,經日本第37回國會議院運營委員會圖書館運營小委員會于1960年12月13日進行審議,一部分以國庫預算由國會圖書館購藏,余下遺珍一直由其后代秘藏。此卷《金剛經》由此流出,歷經顛沛流離,終于百年后回到故鄉。

      另一卷唐代寫經在清末的兵荒馬亂中被偷帶至日本,后幾經輾轉流落于倫敦,被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手稿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并作為私人手中最古老、完整的中國手稿珍藏大半個世紀,終在中國強盛崛起之時,回到祖國懷抱。還有一卷《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三卷合一,在一卷上整體體現了初唐、盛唐和晚唐寫經,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的盛衰,彌足珍貴。

      此次展覽的四卷寫經已于2018年5月17日被北京市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國家一級文物屬于法定最高級別的珍貴文物、民族瑰寶,要求有特別重要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對于寫經類的品評更有嚴格規定,不僅要求宋代以前、有明確作者或紀年,還要兼具極高的書法造詣。到宋代時,寫經已經被刻本取代,已不見隋唐寫經中書法原始之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