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陜西考古人60年來“挖出”多座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0-21
      塵路霜山一甲子,一把手鏟鏈接古今。10月18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迎來了60歲生日,秦始皇陵兵馬俑、法門寺、漢陽陵的珍寶等經他們的手重見天日,而陜西文物大省的美名,通過這些考古專家的手鏟蜚聲世界。

      成為中國考古中堅力量

      1958年9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前身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創建,成為全國成立最早的省級考古科研機構之一。60年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逐步發展成為內設18個部門、9個長期駐外考古工作站,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規模最大、實力雄厚的省級考古科研機構,先后在石峁、楊官寨、劉家洼、周原等考古工地建設有現場工作平臺。

      “十一五”與“十二五”期間,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承擔國家公布實施的150項大遺址項目中的11個,占比位居全國前列,項目實施成效顯著,促進了學術研究的深入,推動了遺址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也為全國大遺址考古積累了陜西經驗,成為中國考古的重要支撐和中堅力量。

      用手鏟建構中國文明史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至今的每一個重大發現都舉世矚目。近二十年來,40余個發掘項目榮獲“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田野考古獎”、中國考古新發現、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等重大榮譽。

      藍田人、龍牙洞等發現,使遠古人類的面貌得以窺見。李家村、姜寨、楊官寨、石峁等遺址的發掘,構建了新石器時代文化清晰的譜系與年代序列,撥開了早期文明曙光。李家崖、辛莊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商周時期北方青銅文化的神秘面紗。周原、豐鎬、梁帶村、劉家洼的發掘,再現了周代禮制文明的社會秩序與莊重典雅。雍城、咸陽、秦始皇帝陵,揭示了秦帝國之路的壯闊波瀾。

      漢唐帝陵考古展示了陵寢宮邑的豐富內涵和宏大氣勢,再現了帝國統治的至上威權。統萬城考古揭露世所僅見的匈奴都城。法門寺地宮發掘一窺宗教圣物的真容、禮佛的奢華。藍田宋代呂氏墓地則解開了考古學鼻祖呂大臨家族的幽冥世界,描繪出士人大夫的雅致風貌。

      文物促進旅游和經濟發展

      60年來,在陜西考古人的手鏟下,誕生了秦始皇陵兵馬俑、法門寺、漢陽陵、耀州窯、梁帶村等一座座遺址博物館,它們成為文物惠民、服務社會、促進旅游和經濟發展的文化殿堂。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表示,隨著現代社會對文化遺產價值利用的關注,考古工作者的任務不再只是如何發掘解讀先祖留下的物質遺存和文化遺跡,同時要多地關注和解決考古遺址保護利用中的實際問題。省考古研究院會積極探索如何支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研究院將自2004年以來考古發掘的韓城梁帶村春秋墓地出土文物1300余件組向當地文物部門移交,已建成“芮國博物館”并向公眾開放。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還將積極投身于 “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的建設,依托“絲路考古聯盟”,深入開展與絲路沿線國家的考古合作,結合陜西實際選好課題與項目,與海外機構開展深度合作,讓陜西考古獲得更多國際話語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