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宋宇晟)“轉發這條錦鯉,好運不斷,心想事成!”
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句話經常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在這里,“錦鯉”已經不只是一種魚,更是一種符號——它既可以是錦鯉,也可以是王思聰、楊超越、魏瓔珞,或者最近的“信小呆”。
以“錦鯉”之名
12日,#全國各地都在搞錦鯉#話題登上了熱搜榜。
這一波“錦鯉”熱潮源自支付寶的一次轉發抽獎活動——9月29日14:00整,支付寶通過官方微博發出了一條名為“祝你成為中國錦鯉”的微博?;顒右巹t很簡單,只要轉發這條微博,就有機會成為“中國錦鯉”,擁有大獎。
大獎有多大?微博發出一小時后,支付寶官方賬號又在評論區追加了一張禮物清單。這張清單有點長,看完大概需要3分鐘,而且還在不停增加。
8天之后,在經過300萬次轉發后,大獎公布。一個微博昵稱“信小呆”的90后女孩被好運砸中,此時的禮單已經被做成長達十幾米的條幅。
10月9日,“中國錦鯉”“信小呆”現身,“信小呆真人”的微博話題牢牢占據微博熱搜榜第一。
此后,微博上各種以“錦鯉”為名的轉發抽獎活動已經越來越多。
于是,有賬號“轉發就送游戲禮品”;有賬號表示,只要轉發并關注,“你下半輩子的化妝品、護膚品、生活用品、什么品都被我承包了”……
社交媒體上,一邊有網友積極轉發錦鯉,另一邊不少網友開始反其道而行之——發布諸如魚叉、漁網等“反錦鯉”圖片,并配文“全國各地都在搞錦鯉,沒有一個抽中我”……
作為魚的錦鯉
在網絡時代之前,作為魚的“錦鯉”在真實的歷史中其實已被賦予很多魚之外的涵義。
在中國的典籍中,不難找到帶有神話色彩的相關傳說。西漢劉向在《列仙傳》中記載了鯉魚馱人升天成仙的傳說,將鯉魚作為仙人的坐騎,東漢的《三秦記》已有鯉魚躍龍門的故事。
梁代陶弘景認為,鯉“為諸魚之長,為食品上味”??梢姰敃r的鯉魚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錦鯉”二字開始出現在詩中。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黃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現了“錦鯉”。鯉魚成為可供欣賞的品種。
需要說明的是,詩句中的“錦鯉”一般認為指“鱗光閃爍的鯉魚”,并非今天我們看到的現代錦鯉。
現代錦鯉誕生于19世紀的日本,祖先應是原產于中國的鯉魚。
由于鯉魚本為黑色,因變異而顏色艷麗、帶有花紋的鯉魚頗為少見,當時人們將這種鯉魚稱為“神魚”,后來又衍生出“變種鯉”“色鯉”“花鯉魚”“模樣鯉”等說法。
有文章考證,日本人蘭木五助1889年培育出現在紅白錦鯉的原種。此后經過相當長時間的養殖,反復作交配、改良,錦鯉的色彩愈發豐富絢麗,呈現出完全不同于中國紅鯉魚、金鯉魚的色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錦鯉開始成規模進入中國。
錦鯉的“信仰之躍”
雖然現代錦鯉進入中國的時間不過幾十年,但近幾年間,“錦鯉”迅速與網絡上的“祈?!薄稗D運”結合,成功變身為供網友轉發的“吉祥物”。
今年2月發表在《新聞研究導刊》中的一篇論文統計,在微博指數頁面以“錦鯉”為關鍵詞檢索,發現涉及此話題的人群年齡分化明顯:12-34歲的用戶占87.62%。
文章將這種被稱為“日常迷信”的“在線祈愿行為”看做一種網絡時代的文化現象,并認為這呈現出明顯的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點。
當錦鯉成為一種“轉運符號”,它開始成為網上的一張張圖片。各種冠以“錦鯉”之名的“轉運”圖片出現。
今年夏天,楊超越一度成為網友口中的“錦鯉”。這位出現在網絡綜藝節目中的女孩因各種“心想事成”而被網友列入“錦鯉”的名單。
當《延禧攻略》熱播時,女主角魏瓔珞也因在劇中一路“打怪升級”而成為當時的社交媒體上熱捧的“錦鯉”。
社交媒體上甚至出現專門發布“轉運”圖片的賬號。微博上一個所謂的“星座命理博主”賬號直接就叫“錦鯉”,其發布的內容就是各種“轉運”圖片,還都能收獲不錯的互動。
大多數人并不當真,只是借網絡的平臺表達自己的愿望。比如這位“六級沒過”的朋友,雖然知道“垂死掙扎”沒什么用,但依然堅持在轉發“錦鯉”。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