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41年前 湖北村民一鋤挖出國寶商代銅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9-18



      41年前,一鋤挖出國寶“商代銅鼓”

      9月16日上午,秋高氣爽,天空湛藍,1800多村民的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靜靜躺在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中。

      村口的一處十字路口,豎立著一座巨型雕塑,雕塑頂端,一面造型古樸、線條圓潤的銅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雕塑的“真身”是一面商代銅鼓,曾入選“中華文物精品展展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

      時至今日,說起這面銅鼓,村民程正華臉上的褶皺,仍會因為激動而愈加明顯——這件國寶級文物,與這位83歲的老者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1977年6月14日,42歲的程正華,在河水暴漲的大市河邊,一鋤下去,挖出了這面銅鼓。

      41年過去了,記者再訪崇陽縣,采訪了程正華老人及眾多知情人。得知銅鼓現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程正華說:“41年了,我好想再去看它一眼!”

      崇陽農民河邊挖出商代銅鼓

      程正華老人站在大市村的大市河邊,指著一段長著茂密草叢的河堤激動地說:“就是這兒!我至死都會記得,當年我是在這兒挖出銅鼓的!”

      據了解,1977年時,程正華所在的村子,名字為崇陽縣白霓公社新堰四隊。

      當年6月14日上午,42歲的他同組里的社員一起外出勞動。因之前下了暴雨,村里大小河流塘堰的水位均暴漲。中午時,他路經村邊大市河汪家咀一個港坎時,準備到田里洗手,意外看到被河水沖刷的河岸上,有一個碗口大的“疙瘩”?!案泶瘛迸赃呎糜幸豢媚捐鳂?,周圍散布著夾有小河卵石的灰褐色沙土。

      當時,他以為這個“疙瘩”是個木蔸,上前用手搖它,但搖不動。只好用手指將粘在“疙瘩”上的土一點點剝掉,終于發現它是一個用金屬做成的怪東西,上面還長有一對“羊角”。

      程正華老人稱,這時,恰好有一位叫程北海的當地藥農經過,他立即向程北海借了把挖藥的鋤頭,幾分鐘時間就將四周的土塊挖開,他驚訝地看到,這個疙瘩竟然是一面完整無缺的鼓。

      四農民合力將銅鼓抬回村里

      程正華說,他當即抱了抱這鼓,感覺它有近百斤重,他立即將正在附近出工的社員程國章、程國為、程昌敏喊過來幫忙。四人用水將這面鼓仔細擦洗了好幾遍。接著,四人找來繩子與抬杠,合力將該鼓抬回村中,放在祖屋堂屋內。

      程國章老人說,當時,他們將該鼓抬回村里后,引起轟動。全村幾百村民聞訊,都趕來看“稀奇”。有人猜這面鼓是金子做的,也有人說這面鼓是銅做的,還有人驚訝得張開大嘴說,這面鼓是無價之寶,并大聲嚷道:“程正華,你發財了!”一村民找來了一桿秤,稱出這面鼓有85斤重。

      現年92歲的龐金梅,是大市村年歲最高的老人之一。她說,當年,由于她上過夜校,有點文化,村民請她去鑒定這鼓是啥寶貝。她到現場觀看幾分鐘后,拿著一根小棍子反復敲了這鼓幾下,斷定這是面銅鼓,屬古物。

      程正華的父親程文生是位退伍軍人,為人耿直,當時在村里擔任村民小組的黨支部書記。他覺得這事不一般,必須向上級機關報告。于是,他一路小跑趕往公社。

      淳樸農民主動將銅鼓獻給國家

      當年的公社領導聽說這件事,迅速向文化主管部門作了報告。崇陽縣文化館和湖北省博物館聞訊后,先后派文物專家前來調查。

      文物專家在反復鑒定后,確認這是面銅鼓,屬于重要文物。公社領導派人找到程正華,動員他將此銅鼓交給國家,以便作為歷史文物保存。程正華二話也沒說,當即主動將銅鼓交了出來。

      據了解,為表彰程正華發掘文物、主動將銅鼓上交的行為,當時的崇陽縣委和縣政府特意在程正華所在的村里召開了群眾大會,對程正華進行公開表彰,給程正華頒發獎狀,給予程正華個人獎勵金20元錢。

      參與抬鼓的程國章、程國為、程昌敏等三人,也分別得到了獎狀,還分享了另外20元錢的獎金。

      后來,上級部門又獎勵給該村村集體一套鑼鼓、一輛拖拉機和一部電影放映機。

      國寶銅鼓曾在世界各地展出

      湖北省博物館考古專家稱,程正華發現的這面銅鼓,是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銅鼓。該銅鼓作為國寶級文物,曾入選“中華文物精品展展品”,被送往美、英、法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展。還曾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公開向世人展出。

      專家說,程正華找到的這面銅鼓高75.5厘米,鼓面直徑39.5厘米,重42.5公斤。它的鑄造年代為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晚期。

      該銅鼓也是僅存世上的兩面商代獸面紋青銅鼓(饕餮紋銅鼓)中的一面。另外一面為“雙鳥鼉鼓”,流失在日本,現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館,比崇陽發現的這面鼓鑄造年代略晚。

      崇陽縣出土的這面青銅鼓,是國之珍品,是青銅器中的瑰寶,也是研究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和禮樂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

      老人想再看一眼銅鼓

      已經83歲的程正華老人頭發花白,身子有些佝僂,程正華老人的老伴,已在十年前病逝。膝下有兩子一女,經濟狀況均一般。該村村干部程雪輝說,程正華老人從不抱怨,也從沒后悔過將銅鼓獻給國家。這么多年來,程正華老人生活清貧,但他從來沒有開口向政府求助過,更沒有要求過政府對他進行照顧。

      程正華不識字,也不會講普通話,一輩子沒走出過崇陽。無人陪同,他不太敢單獨前往銅鼓收藏地參觀銅鼓。前些年,他得知銅鼓收藏在北京時,他曾告訴自己,“北京離崇陽太遠了,花費太大,也許這一輩子,我都沒有機會看到這面銅鼓?!?br/>
      他告訴記者,在夢里,他曾多次夢見過這面銅鼓。得知銅鼓從中國國家博物館轉入湖北省博物館,老人眼里閃過一絲亮光,“好想在活著時再去看一眼!”

      當年參與抬鼓的程國章現年78歲,程國為現年66歲,程昌敏在3年前已離世。程國章、程國為兩位老人也稱,很想在有生之年去看看這面銅鼓。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