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營博物館:做徽文化的傳播者和發揚者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9-02]
徽州,是中國地域文化特色最為濃厚的地區之一,由徽州當地風土人情沿襲演變產生的獨特物質和精神文明,構成了徽文化的主要內容。目前,古徽州所在地安徽省黃山市擁有53家博物館,其中民營博物館達到34家,成為徽文化物質載體的重要展示平臺。
茶干,即豆腐干,是千家萬戶餐桌上尋常之物。黃山市休寧縣五城鎮龍灣一帶所產的茶干,因選料考究,品質純正而備受消費者青睞,其制作工藝被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五城當地,矗立著一座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的龍灣茶干工藝博覽館。
博覽館由1個主廳和3個單元廳組成,磨漿用的石磨、壓榨用的夾板、鹵制茶干用的鐵鍋……一件件頗具年代感的實物和照片介紹著五城茶干的歷史演變、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
“博覽館是對文化遺產——茶干的宣傳和保護方式,也是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的積極探索,同時還起到了地方品牌展示的作用?!痹摬┪镳^建設方——黃山佳龍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洪光明介紹。
200多年前,古徽州的黑茶在徽商的努力下銷往多地,深受人們喜愛。因產于安徽,古稱“安茶”。在黃山市黟縣茶博館,訪者還未進門,一陣茶葉的清香便飄了出來。
“除了房屋外層及承重設施外,館內的所有墻體和楹聯、裝飾畫等都是利用古黟黑茶制成的茶磚進行裝修,茶磚持續發酵,便散發出天然純凈的茶香味?!辈┪镳^的投資方——黃山市天方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東介紹,該博物館于2015年4月正式建成,共用掉了20萬塊黑茶磚。
鄭東說,用黑茶作為原材料,在有著“畫里鄉村”之稱的黃山黟縣打造一座茶博館,希望能夠傳承徽州文化,讓更多的人知道古黟黑茶的歷史。
徽州燒餅、徽墨酥、麻酥糖……走進位于黃山市徽州文化藝術長廊的徽州糕餅博物館,一排排色澤鮮艷的糕點吸引了一大群來此研學旅行的孩子們。
據了解,徽州糕餅博物館分為3層7大展區,集徽州食品歷史展示、制作工藝展演、游客參觀體驗等于一體。
“在古時的徽州,男方向女方提親,需要準備四色糕點,女子懷孕時,家里人會準備朝糕和雞子糕。此外,各個節氣也有對應食用的糕點,如清明的艾葉粿、端午的綠豆糕等?!备怙灢┪镳^講解員葉萍說,該博物館通過演繹徽州傳統糕點與人們出生、成人、婚慶等人生不同階段的淵源關系,傳播和展示徽文化。
“在黃山市,每3.3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于全國每62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平均數字?!秉S山市文化委總工程師胡榮孫介紹,正是大量熱心于文化事業的企業和個人的努力,徽州豐富的文化成果才得以完整展示。
“這些民營博物館是徽文化傳承、研究的平臺,如今,它們中的一部分還成為了研學旅行的基地,形成旅游業發展的新業態,這不但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更對教化后人產生著積極的影響?!焙鷺s孫介紹,接下來黃山市還將加大力度支持博物館事業,將徽文化的基因不斷傳承下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