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芬油畫村的藝術家們正在小巷和畫坊里平靜地拿著畫筆作畫,幾乎沒有跡象顯示華盛頓對中國油畫征收10%的關稅這一幽靈給他們帶來影響。此前,他們已然在應對成本上升和市場需求下降。
隨著中國走向新時代,藝術家們如今不再像10年前那樣深受關稅影響了,當時他們嚴重依賴出口。手工畫、藝術畫和蠟筆畫都在此次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清單上。但在大芬村——曾批量生產全球60%油畫的一個藝術中心,其中很多是杰作的復制品——藝術家們表示,美國設置的貿易壁壘只會進一步促進他們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就已開始的轉型,從依賴歐美市場轉向迅速發展的國內市場,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消費力的推動。
大芬村目前有1200個畫廊,2015年時年收入估計為6.3億美元。由藝術家轉變為企業家的金鐘(音)擁有其中一家畫廊,但他表示生意已經難做了,“過去幾年里生意一直不太好。競爭非常激烈,且勞動力、租金和材料的成本已上升?!?br/>
大芬村的很多人越來越轉向目標為中國受眾的原創作品,而不再是批量生產荷蘭畫家倫勃朗或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油畫復制品。
以出售肖像畫為主的某畫店的何欣瀾(音)表示,“如今很難跟外國人做生意,因為感覺他們認為多花一分錢都是我們從他們那里榨取的”,她說,“現在我們的油畫90%賣給國內買主?!?br/>
大芬村過去20年里已從一個滿眼稻田、破敗房屋的貧窮地區轉變成今天干凈整潔、充滿藝術氣息的飛地。但不斷上升的成本也迫使何欣瀾這樣的畫家把一幅中型尺寸的肖像畫價格從三四百元提高到千元,“如果不提價,我就將無法維持生計?!?br/>
中國藝術市場發展已令楊勇石(音)這樣的油畫家受益。他的兩幅風景畫本月在大芬村展出,每幅都賣出50萬元人民幣,“我真的不考慮市場因素。關稅只是個暫時問題?!?br/>
在中國其他地方,油畫出口商們正為新關稅做準備。福建一家公司說若加稅成現實,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提價。該公司的美國業務已放緩,如今歐洲市場是他們的最大客戶,占整個銷售額的50%。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