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這些年,輾轉“回家”的那些國寶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4-12



    近日,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表示“拒絕撤拍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一事引起國人強烈憤慨。
      針對此,國家文物局10日發表聲明稱,已通過多種渠道與該行進行溝通,要求其遵守國際公約精神與職業道德準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與民族情感,終止對上述文物的拍賣和宣傳活動。并將繼續依照相關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促使從我國非法流失的文物回歸中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緊隨其后表示,如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執意拍賣,將聯合中國所有文物拍賣企業承諾永不與其合作。
      中國歷史傳統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前統計,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如何讓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回歸始終牽動著國人的心。
      近年來,通過中外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批國寶級文物重回祖國的懷抱。
      2013年6月,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回歸中國。法國皮諾家族從文物原持有人手中買下了這兩件獸首,并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
      這原為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構件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流失。2009年,這兩件獸首曾在法國巴黎被拍賣,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和譴責,中方也明確表示了反對意見。這兩件文物由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4年6月,流失海外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重歸出土地湖南。皿方罍是中國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
      1919年,湖南省桃源縣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見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堪稱“方罍之王”。器蓋自1956年起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器身則在出土后幾經輾轉,流落海外,曾于2001年和2014年兩度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隨后,湖南收藏家聯合向佳士得提出洽購皿方罍。佳士得經過與皿方罍所有者溝通后達成拍賣前的成功洽購。此器物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7年4月,被盜流失19載的唐代鄧峪石塔塔身獲臺灣中臺禪寺捐贈回歸故里山西。鄧峪石塔位于山西省榆社縣鄧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繪四面佛造像塔。
      1996和1998年,鄧峪石塔塔剎和塔身先后被盜。塔剎至今迷失無蹤,塔身輾轉流落至臺灣,2015年由私人藏家捐贈給中臺禪寺。經過雙方溝通,臺灣中臺禪寺向山西博物院捐贈了這一文物。
      2017年11月,故宮博物院獲捐一幅極具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絲路山水地圖》。該文物繪于絹本之上,是一幅繪制于明代中后期的青綠山水手卷,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的遼闊地域范圍。
      《絲路山水地圖》上世紀30年代左右曾流失日本,現由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出資200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購,并將之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