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報道稱,趙北說:“在中國,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文化及藝術的需求已增長。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會核心階層,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常旅行,見多識廣,他們有更高的藝術品位?!?br/>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大芬油畫村曾以“世界高仿名畫之都”聞名,但如今被迫轉型為原創藝術之鄉。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28日報道,20世紀90年代,該村大量出品梵高、薩爾瓦多·達利和克洛德·莫奈等人的經典名畫仿制品,據聞那段時期全世界約60%的新繪制的油畫都出自該村。
報道稱,如今在大芬村仍可以找到許多藝術仿制品,趙小勇被稱作“中國梵高”,其畫室擠滿了客戶,他們想要梵高的自畫像及其《向日葵》等經典畫作的高仿品。
畫家曾海芬(音)正臨摹著iPad上的愛丁堡公爵菲利普王子的照片。他的英國皇室人物肖像畫通過一家機構出售,主要賣給英國的藝術畫廊和酒店——酒店從大芬村大量購進油畫。在大芬村,一些公司設立專門生產風景畫的工作室,最終這些油畫都陳列在全世界連鎖酒店的走廊上。
報道稱,世界領導人的肖像畫也很常見,61歲的凌國真(音)經營的店鋪既出售領導人的肖像畫,也出售略微過時的、原創的鄉村美景圖。
他說:“如今,國內銷售行情很好——風景畫賣得最好,加上印象派和抽象畫賣得也不賴。幾年前,外國買家曾經在我這里購買肖像畫和經典名畫,但如今不多了?!?br/>
大芬美術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虞升去年7月說:“我們的名聲是一把雙刃劍,大芬已變成廉價仿制品的代名詞……就連住在深圳的藝術家們也看不起大芬?!?br/>
畫家趙北坐在他位于大芬村中心的凌亂的、顏料四處飛濺的畫室中說,他歡迎這種轉變。對仿制品的需求大多受到外國人的推動,但趙北主要向當地人出售其原創作品——例如他創作的一幅巨畫,畫面中心是一輛破舊貨車的背面。
報道稱,趙北說:“在中國,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文化及藝術的需求已增長。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會核心階層,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常旅行,見多識廣,他們有更高的藝術品位?!?br/>
但趙北說,盡管重點不再是仿制品類的業務,可是對于原創畫家而言,比如他自己,大芬村生產流水線藝術品的名聲仍“陰魂不散”。他說:“當人們問我在哪里工作時,我仍會說深圳,而不是大芬村?!?br/>
“但更多不愿臨摹名畫的、有抱負的年輕畫家正來到這里,”另一個歡迎這種轉變的人是黃海梵(音),他驕傲地展示了一系列略帶異國風情的裸女背面圖。
他說:“2005年左右,我的作品近80%是仿制品——如今幾乎沒有一幅是仿制的。當時我制定了一個目標:我希望我的作品全都是原創的,我們正在慢慢地實現這個目標?!?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