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保護民間文物建筑需眾籌思維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9-19
    近日,安徽省歙縣一鄉政府以底價人民幣90840元,公開競賣明清古祠堂構件引起熱議。9月14日,記者從當地文物局獲悉,迫于輿論壓力,歙縣人民政府已經決定終止這一競賣行為。(9月15日《北京青年報》)

      這的確是個難題,這些明清古祠堂雖然是文物建筑,但是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所以縣里和市里并沒有專項的財政撥款來支持祠堂的修繕和保護。而如果維修祠堂的局部,就需要好幾十萬,憑縣里的財政力量根本無力承擔。中國文物點多面廣,基層保護千難萬難,由此也可見一斑。

      先拋開文物保護的意義不談,僅從鄉村文物建筑給曾經生活在這兒的人們來說,又何嘗不是鄉愁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就會想念這個地方?!焙我猿休d鄉愁?文物點的存在,就是一個個鄉愁的歷史印記。

      長期專注徽州古村落及古建現狀調查和保護的攝影師張建平告訴北青報記者,祠堂被稱為“徽州三絕”之一。而根據2013年《黃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顯示,徽州祠堂有446座,但是有近一半都已經毀壞。

      近十年來,隨著《文物保護法》的頒布實施,各地出臺了相應的文物保護條例,政府的重視、文物保護機制的確立和經費投入的增加,使得全社會對文物保護逐漸形成了共識。然而,文保單位一般能受到重視外,分散在民間各處的文物點,濃縮了地方歷史人文,承載著人們的故土之思、家園之望,卻常被忽視。

      在保護和毀壞之間,這些散落的文物建筑逐漸消亡,不僅僅安徽存在這種情況,全國其他省份文物建筑的保護現狀也甚為堪憂。

      今年3月11日,山西省政府亦印發了《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今年8月1日安徽省正式施行的《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鼓勵有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采用認保、認養、認租、認購等方式,參與歷史建筑的原址保護。

      這些舉措的出臺,其實就是共享經濟時代以眾籌思維解決公共管理資源掣肘、能效不足的問題,是政府以政策作為引導,舉全民之力量保護好這些散落民間文物的好措施。

      畢竟,在我國很多的文物都散落在社區、鄉間、山野……規?;蛴绊戨m然達不到文物保護級別,但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尤其是它們承載的鄉愁不可小覷,更是支撐起中國浩淼人文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猶如這些被稱為徽州三絕”之一的清明古祠堂,它們既是文化歷史的遺存和積淀,也是文脈傳承的載體,具有特殊地域性。

      對于政府保護力量有限,正在歷經歲月“風吹雨打”瀕臨消逝的未列入保護單位的民間文物建筑,以眾籌思維集全民之力呵護它們,保存好這些文化遺存,又何嘗不是當務之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