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太原發現北宋刻本《崇寧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7-11



    7月10日,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舊藏書目、拓片時,新發現了12冊早期版本經書。經專家鑒定,確認該書為國內現存不多的《崇寧藏》零本,在文物、文獻、版本上有極高價值,被列為山西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的重要成果和新發現。

      《崇寧藏》又稱《崇寧萬壽藏》《崇寧萬壽大藏》,是北宋時期福州閩縣白馬山的東禪寺等覺禪院發起募捐刊刻的國內第一部私刻大藏經,也是第一次在大藏經上采用經折裝的形式,此后的《毗盧藏》《圓覺藏》等7種版本大藏經都按此版式不變。該藏從宋元豐三年(1080年)開雕,至政和二年(1112年)雕成。開始雕刻時只稱大藏經,后因以藏進獻徽宗皇帝,祝延圣壽,于崇寧二年(1103年)奉敕,賜名《崇寧萬壽大藏》。目前《崇寧藏》國內僅存零本,經對公開數據檢索,保存《崇寧藏》的國有收藏單位有19家,北京瀚海、西泠等拍賣公司也曾上拍部分零本。

      據介紹,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存的《崇寧藏》為原太原市文物商店于20世紀60年代征集所得,后此批古籍入藏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98年后,因機構變動,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原藏所有文物包括此批古籍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管。入藏以來,這批古籍一直未進行整理著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開展后,在清庫過程中,普查隊員在專家指導下,對這批古籍進行了著錄登記。這批《崇寧藏》為零本,共12本,均有不同程度殘損,其中的6本因缺少卷首和卷尾,普查隊員以“殘經”命名。目前,經過專家核對殘存經文后,可以確認各卷卷名。

      保存這批《崇寧藏》零本的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是繼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山西博物院、遼寧省圖書館、太原崇善寺后,又一在經卷數量上保存較多的收藏單位?!冻鐚幉亍窂涀阏滟F,且部分經卷具有明確的刊刻時間,印有“鼓山大藏”印,這對于《崇寧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這批經藏本身在文物、文獻、版本上也極具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