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文化周”在尼泊爾首都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6-23]
加德滿都6月22日電 (記者 張晨翼)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中國非遺文化周”22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開幕。
“中國非遺文化周”吸引了數百名在尼各界人士參加。此次在尼泊爾展出的中國蛋雕藝術、津派面塑、泥人張、田氏模船、楊柳青木版年畫等極為吸引觀眾眼球。其中,郝桂芬帶來的8.1米長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引來不少驚嘆;王鵬的津派花絲鑲嵌技藝則令觀眾體會到中國工藝的精巧絕倫;不少觀眾還在任金生的指導下親自試做工藝毛猴,看似簡單的蟬蛻和辛夷,組合之后便透出猴子特有的靈動和妙趣。
尼泊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尹坤松介紹說,作為中國文化部策劃的統一品牌活動,“中國非遺文化周”旨在向世界宣傳中國在非遺文化保護和推廣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并成為溝通各國民眾情感的橋梁。
據尹坤松介紹,尼泊爾中國文化中心此次邀請了天津文化廣播影視局組派的“記憶-天津非遺展覽團”和山東濰坊風箏扎制和放飛教學活動小組來參加“中國非遺文化周”。
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徐恒秋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是該局與尼泊爾中國文化中心結成對口合作關系以來的第一個文化交流項目,也希望在未來與尼泊爾加強交流與合作,增進雙方的友誼,共同推進雙方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出席開幕式的加德滿都市市長比迪亞·桑德爾·沙迦(Bidya Sundar Shakya)指出,尼中兩國的文化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國民眾有著兄弟般的情誼?!敖裉爝@里的展覽,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彼f,今天的活動是尼中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并能進一步加強尼中兩國關系。
比迪亞·桑德爾·沙迦表示,我們將和中國一起合作,為世界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做出貢獻。目前,中國正積極幫助尼泊爾重建各種文化遺產,對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于紅在發言中說,中國有近1000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39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非遺凝聚著人類豐富多彩的智慧情感和價值觀念,是各國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于紅說:“希望此活動能使尼泊爾朋友了解和感受中國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br/> 據悉,“中國非遺文化周”還將走進尼泊爾當地學校和社區,將中國傳統文化送到當地民眾的家門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