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將于6月29號在上海博物館開幕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被網友稱為“今年上海最令人期待的展覽”。大英博物館從數百萬件藏品中,挑選了100組展品,跨越人類歷史中的200萬年。東廣記者昨天進入布展現場發現,這個展覽將顛覆人們對文物眾多的博物館展覽的印象。請聽報道。
來到“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布展現場,中英雙方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展品交接和陳列。距今180萬到200萬年的“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是一把斧子,這把斧子是目前已知的人類制造的最古老工具,出土于坦桑尼亞北部,成為人類起源于非洲的重要證明,而最年輕的展品之一來自中國,如果你認為這是一件文物,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一盞2010年生產于東莞的太陽能燈。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工作人員龔辛說,他們特意從廠家購買版權,用一張非洲用戶正在使用太陽能燈的照片作為配圖。
[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燈,在非洲幫助最窮困的家庭。這東西配上這張圖好感動,而且是中國產的]
展品文字說明寫道:這套設備雖小,生產成本也很低,但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它是人類勇于挑戰貧困和氣候變化等困難的證明。除了這些物件,人類歷史中自然不能缺少那些偉大的人物。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展品中143厘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來自公元前1280年。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說,面對一個博物館展覽有些人可能會去尋找所謂的“鎮館之寶”,而這次展覽的不同之處在于,一些展品未必價值連城,卻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一席之地。
[當代這些東西,可能在我們上海博物館這樣的藝術博物館中不會收藏,但是他們會收藏,因為他是考慮這個展覽,包括他們的藏品,本身是圍繞人類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各個多源的文化這樣的角度出發的]
上海是“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全球巡展中的一站,將在上博免費展出三個月。巡展每到一地,除了大英博物館館藏的百組文物,還要加上第101件具有當地特點的展品,它會是什么呢?李仲謀賣了關子,請聽眾朋友一起猜一猜。
[這個101要反映當下,舉辦展覽的所在地,或所在國,能夠代表人類發展的,影響人類生活的,影響社會進步的一件物品,我們思考了很長時間,這個答案我們已經確定了,但是今天不能說還得保密,展覽開幕那天謎底揭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