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安徽商報消息 清朝嘉慶年間御醫汪必昌所著《聊復集·怪證匯纂》手稿日前重現天日,其中記載540種(約650個)偏方秘方。據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古籍善本部原總經理拓曉堂介紹,此稿本的市場估價達到2.16億元。不過,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先行認為,其究竟價值多少,還需要中醫界專家發掘論證。
該稿本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執行主任彭令發現。 2017年1月,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開始了民間收藏明清時期御醫手稿的征集活動。在此次征集活動中,一批精品御醫手稿陸續出現,塵封近200年的汪必昌未刊稿本即為此中上品。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縣人,生于1764年,卒年不詳。其在嘉慶年間被選入太醫院,任職9年,并曾在嘉慶皇帝五十壽辰時受到封賞,其父也獲贈官職。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離開太醫院返回家鄉,在臨行前根據其所學寫出《聊復集》一書,同年由京都琉璃廠韞寶齋刊刻而廣為流傳。
據介紹,《聊復集》有五卷,分別為《醫階辨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藥》《眼科心法》《玉鑰集》。而此次發現的未刊稿本有四部分,皆不見于今本《聊復集》之中。這四部分是《怪證匯纂》七葉,批注《陶氏殺車三十七槌法》,《針灸論》與《怪證方法》。其中《怪證方法》篇幅最大,占整個稿本的四分之三有余,收錄御醫整理的秘方偏方540種,涉及各類疑難雜癥,其中不乏“癌癥”、“腫瘤”、“尿血吐血”等。
對于該稿本價值,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古籍善本部原總經理拓曉堂介紹,晚清御醫任錫庚的五十種秘方在2007年時就拍出了200萬元,平均每種秘方4萬元。如今又過了十年,他預估,一般稿本手稿的價格都至少上漲了10倍,如果以每種秘方或偏方40萬元作價,此稿本的市場價能達到2.16億元。
不過,對于汪必昌稿本的真正價值,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先行表示,此御醫稿本屬于孤本,文獻價值極高,從版本學上來說,非常珍貴,但到底價值多少,“還有待中醫界做進一步的發掘、論證?!?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