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20年十大考古發現:首博匯展400文物精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5-10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一向被比作中國文物界的奧斯卡。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將在首都博物館與公眾見面。昨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透露,這次展覽從20年來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中遴選出來近400件文物精品,其中絕大多數展品是1996年以來的考古新發現,更有許多藏品從未在收藏地以外展示。
      進展 嚴格選“美”半數落選
      昨天,隨著最后一批文物安全抵達首都博物館庫房,“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的布展已經進入倒計時。
      據策展人介紹,此次展覽的文物遴選工作始于去年春節,粗略篩選了大約800件文物。然后,相關工作人員就趕到各地,一件一件地精挑細選。準入門檻,就是美中選美。最終,近400件文物精品確定參展,而有一半左右的文物在嚴苛的選美之下“不幸”落選。
      在展覽布置上,分成史前、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四個部分來展示。每一部分都有代表文物,觀眾在觀看展覽之后,就可以了解到美學發展歷程與中華文明發展規律融為一體的過程。
      在展覽大綱上,每一個展覽部分的標題都取自古代典籍:史前時期,道法自然,美來自于自然。夏商周,天地之道。漢唐,保合太和。宋元明清,和合能諧。展覽并未設計尾聲,象征著中華審美延續至今,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沒有終點。
      亮點 許多展品首次來京展出
      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文物考古工作成績斐然,特別是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搶救保護了一大批重要文物遺存。但在1996年以后,再沒有舉辦過全國性的考古成果展。
      此次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首都博物館承辦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匯集了19個省(市區)的49家考古所、博物館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近400件藏品,其中絕大多數展品是1996年以來的考古新發現,更有許多藏品從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點展覽展示。
      關強表示,本次展覽可謂包羅萬象、精彩紛呈,從楊官寨遺址的仰韶文化遺物、到新疆精絕古城的尼雅遺址珍寶,再到揚州隋煬帝墓隨葬品、南海一號沉船珍寶,展品年代貫通新石器時代到清代,遺址類別包括城址、墓葬、窖藏、地宮、沉船等,文物品類涵蓋玉石、陶瓷、金銀、漆木、石刻、壁畫等。
      關強還表示,此次展覽一方面提煉各歷史時期的美學歷史文化背景為因,以各時期的美學現象為果,先因后果、由果證因,賦予展覽歷史思辨性,增強說服力和通俗性。另一方面將美學發展歷程與中華文明發展規律融為一體,在詮釋美學流變的同時,揭示美學現象背后蘊含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
      重點 雷峰塔下出土阿育王塔
      關強特別介紹了三件代表文物,第一件是西周晚期的兔形銅尊(見下圖),來自山西博物院藏,由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出土。該墓地甫一發現便獲1992年十大考古發現。此尊做臥兔狀,腹部中空,與背上喇叭形口相通,可盛、倒酒。商周時期屢屢發現的寫實動物造型禮器,表明在禮制所追求的抽象神秘藝術原則之下,寫實藝術始終有一席之地。
      第二件是隋代的蹀躞(dié xiè)金玉帶(見上圖),2013年在江蘇揚州隋煬帝墓出土。蹀躞帶就是可以懸掛小工具、飾品的腰帶,起源于北方草原民族,從隋唐時期開始流行于漢地,是文明交流的產物。這次展出的蹀躞金玉帶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件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
      第三件是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鎏金銀阿育王塔。這件文物曾被評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塔下并沒有鎮壓著白娘子。但人們一直猜測,這個神秘的塔下埋藏著什么秘密。2001年發掘了雷峰塔遺址,塔基,在地宮內發現了五代吳越國王錢俶作的《華嚴經跋》殘碑和盛放金棺的阿育王塔。
      延伸 97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
      市文物局副局長于平表示,今年中國5.18博物館日主會場設在北京,活動較往年更為豐富。北京現在已經注冊登記的博物館179家,今年統計上來,全市共有97家博物館會在5月18日當天免費向公眾開放。
      另外,各個博物館在這一天,一共有102項主題活動,這個主題活動里既包括展覽47項,還有專業的學術講座13講,還有42項市民可以參與的一些互動項目。
      在展覽方面,于平介紹,在京的170余家博物館精心策劃了多項展覽,既包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海上絲綢之路精品文物展》,還有《尚之以瓊華:一場始于十八世紀的中法美學對談》等展覽,以及國家博物館推出的《改變生活——意大利設計藝術展》等展覽。
      同時,各個博物館還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比如市文物局下屬宣教中心和大學在校機構推出北京文博高?;顒?,在5月18日前后成立首都高校文博志愿者愛好者聯盟,推出首都文博故事微視大賽,首都大學生微信征文,首都大學生文博攝影大賽,首都大學生文博愛好者沙龍等交流活動。
      相關鏈接
      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將成立
      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透露,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場城市活動期間,將舉行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發起成立儀式。這是由中國博物館協會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聯合“國際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友好聯盟”,3個組織共同發起的。
      5月18日當天下午,還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博物館合作”學術研討會,作為聯盟成立后的首項重要學術研討活動,也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國際博物館界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做出的積極響應。
      關強表示,成立后的聯盟將致力于探索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遺產領域的主題展覽、信息共享、聯合研究、專業人員交流和人才培養,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博物館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各博物館與相關國際機構和組織之間的聯系與合作。
      北京天文館被評為一級博物館
      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啟動了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工作,在2016年之前累計評估產生了725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其中,96家一級博物館、223家二級博物館、406家三級博物館。
      隨著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公共服務機構要求的不斷提高,當初制定的一些標準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2016年下半年,國家文物局對《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等文件進行了修訂,并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依據新的評估辦法和標準組織開展了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北京天文館等34家博物館被評為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目前,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不變,其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相應調整為130家、189家、406家。5月18日上午,這34家新晉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將領取標牌和證書。
      記者手記
      到博物館去一起穿越吧
      在科幻電影里,經常出現可以穿越古今的時空隧道。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可以穿越古今的地方,就是博物館。穿越的介質就是文物。
      文物是前人使用過的物品,記載著主人的身份、地位等信息。文物會“說話”,當我們解密了它所包含的信息,就可以和文物對話。在博物館里,解密的工作已經有文物工作者替我們完成,但那只是一些基本信息。當我們接近這些文物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認識。
      當我們深入地與文物交流,就會發現自己身不由己地墜入時空隧道之中,任憑文物帶著我們暢游古今。了解歷史的人,才能更好地過好將來的生活。
      在5·18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希望能夠有更多人走進博物館,遠離喧囂,在歷史的長河中凈化身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