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甘肅官方編纂《文物志》 促絲路文物“活”起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1-20
    蘭州1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發源地和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甘肅官方19日啟動《甘肅省志·文物志》編纂工作。承載著敦煌文化、絲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等印記的大批文物將通過此“活”起來面世,并與公眾“互動”。
      當日,《甘肅省志·文物志》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蘭州舉行。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表示,《文物志》就像一扇窗口,透過它能夠在方寸之間領略甘肅文物的多樣風采,體驗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聆聽絲綢之路上的文物故事,感悟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無私奉獻的心路歷程。
      這是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形式。馬玉萍說,編纂《文物志》有利于系統梳理陳列在甘肅大地上的遺產、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和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取其精華集中呈現給公眾;更好地服務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
      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遺留下來的文物遺存非常豐富。境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6895處,世界文化遺產7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31處。2013年初,中國官方批復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
      馬玉萍說,《文物志》作為基礎性的地情資料和代表性的文化典籍,體現著文化軟實力,在資料保存、學術研究等方面發揮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肅文物資源豐富多樣,優勢和特色十分突出,如敦煌學、簡牘學、長城學等顯學具有國際影響,國內外對《文物志》的問世早已望眼欲穿。
      根據計劃,二輪重修的《甘肅省志》將于2018年底全部完成并正式出版。馬玉萍稱,決不能讓《文物志》成為“爛尾工程”,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前兩次編纂工作為此次全面重啟《文物志》編纂提供了一定的資料準備、工作借鑒和有益經驗,加之近十年來一系列最新的文物調查數據,有助于提高《文物志》相關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