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遼寧發掘出5000年前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1-12
    沈陽1月11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發布消息稱,該所已完成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發掘,成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發現。
      紅山文化代表中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文明程度比中原地區早約1000年。
      從2014年開始,考古人員對半拉山遺址實施搶救性發掘,歷時3年結束。在1600平方米的范圍內,清理出墓葬78座、祭壇1座、祭祀坑29座,出土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40余件。
      據考古人員介紹,出土的陶器以筒形罐、缽等為主;石器有打制的斧、鉞、鏟、鏃等;玉器制作精良,包括龍形墜、鳥形墜、方璧、獸首形柄端飾等;14件陶質、石質人像精美絕倫,其中一個人像面部輪廓清晰,頭像頂部微凸,應為佩冠,嘴角及下頜刻有數道胡須。
      經考證,該遺址建造的時間為紅山文化晚期,距今逾5000年。標志性的積石冢為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埋葬制度,其建在山丘的頂部,砌出石棺墓再壘砌石塊,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表示,在已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該遺址是繼牛河梁遺址出土后又一重大發現。首次發現的紅山先人祭祀遺址,為研究陵寢制度乃至中華禮制起源提供了依據。而首次發現的完整帶柄端飾石鉞,說明先人在紅山文化的后期已告別了神權獨尊的時代,走向了軍權和王權時代,距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產生僅有一步之遙。
      本次考古發掘首次完整揭示出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以及墓葬、祭祀遺跡等營建過程,填補了紅山文化時期社會結構變化、文化內涵、區域文明進程等方面科考空白,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