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召集27家文交所開會引熱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1-10]
日前,文化部一份邀請函件在網絡引起熱議。這份函件主要內容為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關于召開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品管理工作座談會的通知。在這份通知里,文化部介紹了這次座談會的召開背景:文化部2016年修訂出臺《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將藝術品為標的物的投資經營活動及服務納入管理,并對藝術品市場實施全方位的內容監管。部分地區還未將文交所納入地方上文化廳的管理,個別文化產權交易所甚至以經營藝術品的名義從事非藝術品經營活動,誤導公眾和輿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為進一步加大《辦法》的貫徹實施力度。規范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品經營活動,并聽取行業意見和建議,經研究,決定召開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品管理工作座談會。
我們發現,這是在近年隨著文化產權市場火爆發展的背景下,尤其是近期郵幣卡市場出現亂象的情況下,首次有國家權威部門公開發聲準備進行市場規范和管理。這無疑有利于文化產權市場的繼續健康發展。行業普遍持積極的歡迎態度。
此邀請函后附上了受邀參會的27家文交所,這一名單被各種行業媒體廣泛傳播。有人認為一家文交所能否登上這份邀請函代表著某種國家機構的背書。這種“喝咖啡”也代表著一種“榮譽”。無疑,在2016年風起云涌的文化產權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00多家各種資質的交易所進行著文化產權交易業務。資質問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這次上榜的27家文交所是否也證明著國家的行業判斷是值得特別關注的。
然而,當我們審視這27家文交所名單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1.北京受邀的文交所只有兩家。分別是中國工藝藝術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漢唐藝術品交易所有限公司。2015年底成立的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沒有受邀。北文中心雖然名稱不包含“交易所”字樣,但也是北京國資委領導的北京文投集團下屬機構,代表著北京市文化產權市場的形象。另外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和北京新傳德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也沒有受邀。也許文化部認為這兩家都是版權機構,有著不同的管轄歸屬。但是這兩家機構的藝術品市場運作也是引人矚目的頗有成績的。
2. 內蒙古受邀的機構為鄂爾多斯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經調查發現這家文交所早于2014年改名為內蒙古文化產權交易所。
3.大連受邀機構為大連鑫匯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經調查發現這家交易所也于幾年前改名為華夏文交所。
4.福建省的受邀機構為福州壽山石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和泉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經調查,泉州文交所目前在公開信息中已經查不到相關網站。目前是否營業不得而知。而福建省政府指定的國有文化產權交易機構福建海峽文交所此次并未受邀令人震驚。
綜上所述,此次邀請函名單有幾個明顯的特征,首先受邀的都是交易所,而交易中心即使如北文中心這種重要的交易機構都沒有受邀。其次,這次受邀的機構明顯都是前幾年國務院清整聯辦通過的交易所,也即都在清整聯辦名單上的交易機構。
顯然,文化部這次是拿著當年的那份名單進行的邀請。而且并沒有審查當年那份名單上面的交易所的現狀,所以才出現了鄂爾多斯交易所和大連鑫匯交易所這種已經改名的交易所受邀。才會出現目前代表著省級國有文化產權交易的北文中心和海峽文交所沒有受邀這種情況。
我們認為,文化部既然擔起了規范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品經營活動的重擔,廣泛聽取行業意見和建議,應該首先對行業的現狀做一個初步的調查而不是拿一份幾年前的名單“刻舟求劍”。
我們也看到,去年9月成立的文交協正是為了充當行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而建立的。這次受邀的27家機構包含了大部分的文交協理事單位和會員。證明了文交協確實代表了行業當下的發展現狀。
最后我們呼吁文化部包括其他政府部門能夠與時俱進,積極治理和規范這一新興的市場,推動中國文化市場的發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