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公立博物館為何要拒絕私人藏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2-20
    私人收藏能否進入公立博物館?有關部門并沒有發布過相關的規定,然而在現實情況中,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拒絕私人收藏的進入,即使是在他們主辦的研討會上,對于私人收藏的討論,似乎也是一個“禁區”。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舉行的“金罍野逸-徐三庚書法篆刻展”上,一批來自私人收藏的徐三庚篆刻作品無疑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徐三庚書法篆刻集,由書法、篆刻、年表三部分組成。共收徐氏篆刻二百五十余方,其中不少是來自私人收藏,像46歲時所刻的高達十厘米的巨印“禹寸陶分”朱文印,取法漠碑額。婀娜多姿,奇正相生,一種豪邁過人之氣不可磨滅;61歲時所刻的“繩其祖武壽考維祺”多字白文印,款署:“是法吾友吳讓之每喜為之”,此印款披露重要訊息,徐三庚與吳讓之有交往,對于篆刻史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童衍方先生表示,此次展覽中,浙江省博物館和西泠印社提供了不少珍貴的徐三庚作品,而來自民間的私人收藏則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品,浙江省對于私人收藏的展品嚴格把關,也使得整體的展覽水準非常高。

      事實上,不少公立博物館之所以要拒絕私人收藏進入,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害怕贗品通過展覽來“洗白”。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十多年前,一批傅抱石偽作在某著名博物館的展出就曾引發市場的波瀾。最近,一批佛像在某公立美術館的展覽,也引發了異議。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顆老鼠屎固然會壞了一鍋粥,但由此因噎廢食,拒私人收藏于公立博物館之外是否就是明智之舉呢?

      近日,在龍美術館舉行的宋元書畫私藏特展學術研討會上,前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資深研究員張子寧博士說:“之前,我在一家公立博物館舉行的研討會上,曾經寫好一篇論文準備宣讀。但我把論文寫好交上去以后,結果被通知因為我這個內容談到的一些畫,有不少是私人收藏,所以不能發言。對我們國外來說是比較奇特的現象,不太懂為什么因為這幅畫在私人手上就不能夠討論,不能夠引用?!?br/>
      事實上,現在公立博物館中的珍藏,大多是過去的私人藏品?,F在收藏界的復雜性令博物館防不勝防。但,這并不應該成為我們簡單粗暴地一概屏蔽私人藏品的理由。公立博物館應該發揚過去的優良傳統,根據當今情況,建立新的有效機制,將民間和學術界的有識之士團結起來,取長補短,共同為博物館把關覓寶,這樣,廣大藝術愛好者和研究者就多了欣賞和學習的機會,博物館也與時俱進有了發展。浙江博物館的徐三庚書法篆刻展可謂是有益的探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