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絕版佛經藏身四川深山 30年風化模糊10萬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2-19
    12月中旬,四川資陽市旅游局重提安岳石刻申遺。隨即,安岳縣文物局表示,2017年初,將恢復安岳石窟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稱力爭2017年底前將安岳石窟擠進《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12月14日,資陽市安岳縣城北40公里外的八廟鄉臥佛溝,67歲的文管員吳忠富得知消息后,喜悅中摻雜著擔憂:“希望能夠盡快實現,1982年發現這里的石刻經文有40余萬字,風化后,現在能看清的估計只有30余萬字?!?br/>
      吳忠富所說的石刻經文,位于八廟鄉臥佛對面的藏經洞,那里約800米長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有55個藏經龕窟,其中《檀三藏經》是現存佛經中的絕版,但面臨風化這一世界性難題,至今尚無有效防治措施。

      藏身中國最大摩崖經窟

      今年81歲的唐承義,1982年當上安岳第一人文管所所長,然后鉆進石刻研究至今,成為當地有名的“土專家”。他介紹,這里開鑿的55個藏經龕窟,已具雛形或竣工的43窟,空經洞1個。1982年時,文管所發現保存完好的15窟,佛經刻字面積152平方米,清晰可辨的共20余部70余卷40余萬字。

      附近的居民介紹說,唐三藏與孫悟空到西天取的經,就保存在這些經窟中,而且有一部《唐三藏經》。

      唐承義說,這里確實收藏了盛唐時期民間最流行的所有經典,但經窟中只有一部《檀三藏經》,百姓一傳十、十傳百,聽成了“唐三藏”,以為是《西游記》里的唐僧。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胡文和統計發現,《檀三藏經》是我國現存佛經中的絕版。

      驚現現代簡化字

      唐承義介紹,臥佛院石經的刊刻年代屬于盛唐,刻石上有“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8年)二月刻”的字樣,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經文。還有“唐開元十七年”、“唐開元二十一年”、“唐開元十五年”等題記,可以看出刻經是一個巨大而又歷時較長的工程。而且,經目中的 《般若波羅密心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等是玄奘譯經班子傳下來的全國最早的版本。

      “奇怪的是,經文中出現了4個現代才有的簡化字?!碧瞥辛x說,經文中簡化的漢字“無”“義”“萬”“個”,唐代應該為“無”“義”“萬”“個”,簡化字為什么在唐代出現,至今未有專家作出滿意的回答。

      30年模糊約10萬字

      最大的4個經窟,4室相連,均大大小小分布著拳頭大的坑穴,最小的經窟還被鑿去高近2米、寬不到1米的門。

      吳忠富說,1958年,4個經窟被一個叫吳亭華的單身漢住家,豬圈、臥室、廚房、茅廁,4個經窟恰好夠用。吳亭華可能覺得巖壁上的經文不怎么美觀,費盡氣力鏟掉一些。為了方便喂豬,他還在豬圈與臥室間開鑿了一扇小門??帐幨幍慕浛卟荒軒戆踩?,他又在門口的佛龕上鑿了幾個大洞,裝了一扇木門。就這樣,吳亭華在這里這一住就是5年,4座唐朝經窟,就這樣毀在了他的居家夢想中。

      據唐承義介紹,1982年發現經窟時,估算統計出來的清晰的經文字數為40余萬字。經過30多年的風化,現在能夠清晰辨認的為30余萬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