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專家論證認為湖南城步摩崖石刻“天書”是苗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1-28]
長沙11月27日電(記者明星)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陡沖頭摩崖石刻群自2010年底發現以來,社會各界關注度很高。文物專家論證認為,石刻上的一些刻畫符號,就是已消失200余年的“苗文”。
湖南省文物局日前特邀省文物局專家委員會顧問金則恭、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志杰、湖南省博物館研究員劉彬徽、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許道勝、湖南師范大學教授譚必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順東等文博考古專家,在城步召開了專題論證會,對陡沖頭新發現摩崖石刻群進行價值評估與認定。
專家組赴現場進行了仔細勘察,認真審閱了考古勘探、發掘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經認真研究討論,專家組認為,石刻文字內涵豐富,有的成篇成章,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認定為苗文。這些苗文與當時生活在當地的苗族生產、生活、宗教信仰聯系緊密,甚至可以在傳世文獻中找到相關記載。
專家組表示,經過近幾年的考古工作,對石刻群的分布范圍、地層關系作了初步調查勘探,初步認定大部分石刻的年代集中在明清時期。城步苗文摩崖石刻分布集中,數量多達200多處,保存完整,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必須高度重視并予以重點保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