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將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1-11]
上海1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榮)文化部相關負責人10日在上海嘉定主辦的區域文化聯動活動中表示,將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以此推進城市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示范區,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已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表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公共文化建設帶來了機遇。在我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應把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擺上重要位置,深入實施重大公共數字文化工程。
據了解,近年來,全國各地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過程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特色和方法。上海市嘉定區匯聚整合全區公共文化資源,建成了“文化嘉定云”,形成了“網上書房-數字展館-文化菜單-場館預訂-精品資源”五大板塊和綜合性“文化分享圈”的大服務格局,有效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了 “三個轉變”:由政府單向提供服務轉變成群眾的自主服務;從簡單的實體文化的數據化轉變成智能的文化服務;從“大而全”的文化信息搜羅轉變到關注群體收獲,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此外,浙江省嘉興市著眼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建成“文化有約”服務平臺,嵌入大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有效促進了群眾的參與。山東省東營市推進“數字文化廣場”的建設,實現了廣場的免費網絡覆蓋,推動公共文化的遠程輔導培訓,實現數字文化資源的互聯互通。四川省成都市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創新和服務模式優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