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南非著名考古學家來華講學 稱泥河灣考古潛力巨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23
    石家莊10月22日電 (記者 高紅超)來自南非金山大學的國際知名考古學家凱瑟琳·庫曼教授近日在河北師范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授課及學術交流活動。對有“東方人類故鄉”之稱的泥河灣,庫曼接受采訪時評價稱,在西方學者看來,泥河灣的重要性與東非奧杜威峽谷是一樣的,泥河灣有很多人類早期遺址,考古潛力巨大。
      金山大學位于南非約翰內斯堡市,是享有國際聲望的世界一流大學。自2005年起,庫曼一直在該校從事舊石器考古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研究時間跨度為200多萬到30萬年前,她在辨別人工石制品特征、分析石器工業類型以及石器研究方法方面有獨到建樹,在國際同行間享有盛名。
      早在2005年,庫曼第一次來到中國,和同樣做古人類考古工作的丈夫到廣西百色參加學術會議,此后與中國考古學者一直保持著學術交流與合作。2009年,一直關注泥河灣遺址考古工作的庫曼第一次到泥河灣考察,密集而連續的1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人類遺跡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泥河灣是世界人類起源與演化研究的重要地區之一,遺址群分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盆地桑干河兩岸,面積達1000余平方公里。經過多次考古工作,已知泥河灣盆地最早在175萬年前就出現了古代人類活動,其后歷經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完整,連續性強,時間跨度大,成為中國乃至東北亞舊石器時代文化最豐富的地區。
      庫曼認為,泥河灣有很多早于一百萬年的舊石器遺址,給考古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去研究古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技術特征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她同時指出泥河灣依然有很多學術問題待解,這些工具的技術是怎樣的?是什么樣的人制造了這些工具?依然是謎。
      庫曼說,位于東非坦桑尼亞北部的奧杜威峽谷有許多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早期遺址,是人類的起源地,“能否在泥河灣發現百萬年前的人類化石,考古學家們十分關注?!?br/>  對于中國考古界目前面臨的問題,庫曼認為,由于語言障礙,國際考古界對中國的考古材料不是很了解,“中國的考古學家應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多聲音?!?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