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我的父親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故宮首發出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22
    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梁思永先生紀念座談會暨《思文永在——我的父親考古學家梁思永》首發式21日在故宮博物院敬勝齋舉行。
      梁思永是我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國學大師梁啟超先生的次子,是中國近代考古學和考古教育開拓者之一。當代考古學家張忠培先生這樣評價梁先生:“梁思永先生是中國考古學的一位‘巨星’,是中國考古學最重要的一位奠基人,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事業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中國近代田野考古發掘技術尤其在地層學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是與梁思永的杰出貢獻密不可分的。1930年秋,梁思永對黑龍江昂昂溪含細石器沙丘的發掘,發現黑沙層疊壓在黃沙層之上,文化遺物全部出于黑沙層,是中國考古學史上第一次采用科學發掘方法對細石器文化遺存的發掘,對于了解北方細石器的埋藏及特征具有重要意義。1931年,梁思永在安陽高樓莊后崗,依土質土色劃分土層,揭示出了非常清楚的地層關系,這就是著名的后崗三疊層,即:小屯—龍山—仰韶上下疊壓關系,從而得出小屯商文化晚于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又晚于仰韶文化的結論。后崗三疊層的發現是解開中國史前文化之謎的鑰匙,開創了依據土質、土色劃分單位自上而下的考古發掘方法。
      作為中國考古地層學的奠基人,梁思永在方法論上給殷墟以及后來的發掘者樹立了典范,為中國田野考古發掘方法的更新開拓了前景。早在發掘后崗的時候,他就運用類型學原則對小屯陶器進行了分析,標志著中國考古學類型學方法的初步形成,直至今天,地層學與類型學仍是中國考古學必須堅持的基本的和核心的方法論。
      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思文永在——我的父親考古學家梁思永》,作者梁柏有為梁思永先生之女。全書以深情的筆觸,穿越八十年的時光,記敘回思了一位考古學大師、一位良師益友、一位慈父的生命歷程。作者以大量親身經歷,并結合對同代人的采訪,廣泛搜求歷史信息,綴合時代碎片,為讀者還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梁思永的真實形象。一代考古大師,從少年意氣,到青年逐夢,到收獲成功,其學術道路、生活往事,盡在書中。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故宮自建院以來,一直與考古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013年,故宮考古研究所成立,開始了針對紫禁城以及相關皇家遺存更加系統化、科學、嚴謹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這讓走過90年歷程的故宮博物院在考古學領域煥發了新的生機。故宮考古同中國考古學一樣,都需要、并正在遵循著梁思永先生的步伐:盡力保持扎根田野考古、務實求真的問學精神,嚴謹的治學作風以及實現學術創新的膽略與魄力。這不僅是中國考古學與考古研究向前推進的重要動力,也是故宮博物院學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及及北京市文物考研究所、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3個省市和自治區的考古相關機構專家與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