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京開幕 系首次在亞洲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18]
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第34屆(2016年)世界藝術史大會16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開幕,這也是該學術大會第一次在非西方國家舉辦。
世界藝術史大會是國際文化藝術界的重要會議,每四年召開一次,自1873年以來已經舉辦了33屆。該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絡機構國際藝術史學會(簡稱CIHA)與每屆大會的主辦國聯合組織,被稱為文化藝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屆大會致力于傳遞包容的聲音,倡導交流的理念,強調共享的價值,必將啟發人們在全球文化語境中重新思考世界文化藝術的版圖,重新評價和審視東西方文化各自的價值與貢獻,特別是亞、非、拉地區的藝術與文化的發展特色,勾勒與重塑世界藝術歷史的新面貌。
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Ulrich Grossman教授則表示,世界藝術史大會首次在亞洲舉行,且是在歷史上受西方藝術影響較小的中國舉行,本身就是個創舉。藝術史與社會、民俗、哲學、建筑等多領域相關,是一個綜合門類的史學。本屆大會有機會予未來以啟發,希望中國的藝術史學家們可以參與其中。
大會中方籌委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介紹了本屆主題“Terms”(概念:不同歷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和藝術史)。他表示,該主題突出強調中國古老文明中孕育起來的中國藝術魅力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由此以歷史的眼光回溯中西文明同等的重要性,形成對人類文明和文化藝術遺產新的認識和闡釋。
本次大會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稿件1012份,從中選擇并確認參會的發言人逾290人,分別來自世界各地43個國家和地區。大會將在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持續進行21個分會場的專題會議,直到9月20日閉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