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古蜀人跨越九頂山進成都平原? 文物部門將前期摸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8-21



    文化上
      什邡桂圓橋遺址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文化來源于以茂縣營盤山為代表的西北山區仰韶文化晚期類型
      地理上
      什邡和茂縣僅九頂山一山之隔,從茂縣什邡紅白鎮的直線距離約36公里,距什邡城區(桂圓橋遺址)約70公里
      證據上
      戶外隊員穿越九頂山時,除了發現一些古人活動遺跡外,還發現一些石器,其中一枚石斧經專家鑒定來自新石器時代
      30年前,三星堆橫空出世轟動世界,縱目面具等神秘的青銅器物,引發對古蜀文明來源的瘋狂猜想,驚嘆之余,有人甚至認為這是外星人的杰作。此后,金沙、寶墩古城、茂縣營盤山、什邡桂圓橋、箭臺村等遺址相繼發掘,相繼證明古蜀文明并非孤立存在。
      但是,最早的古蜀人究竟是如何進入成都平原的呢?這一直是學界專家試圖解開的謎問。
      “古蜀人很可能翻越九頂山進入成都平原,在成都平原創造了古蜀文明?!?9日,德陽文物部門,聯合德陽、茂縣兩地戶外和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共同探討古蜀遷徙路線的考察事宜,這是考古與戶外首次跨界合作。其中,討論會現場展示的一枚來自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和一枚疑似削刮器,更是為專家的猜測提供了佐證。
      據了解,待前期工作敲定之后,專家們將以“考古+戶外”的模式聯合前往九頂山,共同探尋三星堆文明之源。
      兩條路徑
      要么翻越九頂山,要么順岷江而下
      2009年,什邡發現桂圓橋遺址,這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德陽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介紹 ,桂圓橋年代大約為距今5100~4600年,早于三星堆一期(寶墩)文化,其陶器特征與甘肅大地灣四期、武都大李家坪、茂縣營盤山、汶川姜維城有密切的聯系。
      “古蜀文明的星火是在這里點燃的?!笔∥奈锟脊叛芯吭涸洪L高大倫這樣評價該遺址。
      此外,考古人員2013年在什邡南泉鎮發現了略早于三星堆一期(寶墩)文化的星星村遺址,2014在馬祖發現了略晚于桂圓橋遺址的靜安村遺址??脊湃藛T認為,這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最后孕育和演變為三星堆文化。
      今年4月15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宣布:距今4600年-4500年的大邑高山古城遺址是早于三星堆、甚至寶墩的成都平原最早古城。而它的年代,也勾勒出一部分古蜀先民的遷移軌跡:他們最初在成都平原周邊的山地建立聚落,直到解決了水患以后,才從周邊的高山地帶遷移到平原腹心,從而創造出燦爛的三星堆、金沙文化。
      近年來,文物考古專家對桂圓橋一期人們進入成都平原路線進行了探討,得出的結論為: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到古蜀文化重要遺址的分布可以分為兩個區域,一是桂圓橋遺址、三星堆遺址、箭臺村遺址等,分布在平原東北部;二是以成都平原古城址群為代表,分布在平原西部。
      專家認為,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是從西北山區茂縣、汶川、理縣等地進入成都平原的,從遺址的分布區域推測,進入成都平原的路線可能有兩條:一是從茂縣翻越九頂山直接進入什邡,二是順岷江而下從都江堰進入平原。
      劉章澤介紹,如果第一條線路成立,那么傳入路線具體為:茂縣營盤山-桂圓橋-三星堆一期-三星堆文化。
      一些佐證
      戶外人員穿越九頂山時發現石斧
      昨日的聚會,被譽為“九頂山的守護者”的余家華也來了。
      “九頂山一帶我們很熟悉,晚上都可以行走,不會失蹤?!庇嗉胰A介紹,他家住九頂山旁的茂縣鳳儀鎮茶山村,1995年起,他就和弟弟上山巡護,阻止盜獵者,一做20年。一般巡山,他們會從茂縣出發翻越九頂山前往前往綿竹清平或者什邡紅白一帶后返回?!吧缴嫌泻芏喙朋A道?!庇嗉胰A介紹,地震后,道路垮塌,但是很多古人活動的遺跡依然存在。
      德陽資深戶外人士王炤也多次帶隊穿越九頂山,還于2001年與隊員成功登頂九頂山主峰獅子王峰。 在山里,戶外隊員除了發現一些棧道等古人活動的遺跡外,還發現一些化石。
      德陽登山協會會員王曉弟帶來了兩件在山上發現的石器:一枚石斧,一枚疑似削刮器?!斑@石斧是2012年在筲箕塘發現的,這枚像削刮器的是在茂縣鳳儀鎮茶山村后山發現的?!蓖鯐缘芙榻B。
      這枚石斧的出現,給現場的考古專家帶來了驚喜,專家現場鑒定,這枚石斧來自新石器時代。
      “石斧為石器時代晚期石斧,另外一枚削刮器暫時無法確認?!痹趧⒄聺裳壑?,這枚石斧為考古人員提供了線索,“說明當時人們活動區域已經到筲箕塘,發現石斧的地方在我們提出的路線的中間?!?br/>  劉章澤認為,這說明由茂縣翻越九頂山進入綿竹、什邡的通道一直存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才逐漸廢棄。九頂山還有太子城、太子殿等地名,傳說和開明王有關。綜合這些信息,“新石器晚期文化傳入成都平原的路線,很可能是從茂縣翻越九頂山直接進入什邡”。
      聯合探秘
      計劃考古+戶外探尋三星堆文明之源
      考古證明桂圓橋遺址一期和茂縣營盤山文化較為相似,而什邡和茂縣僅九頂山一山之隔。
      從地理上看,阿壩州茂縣到什邡紅白鎮的直線距離約36公里,距什邡城區(桂圓橋遺址)約70公里,雖然其間道路險峻,但專家猜測古代應該存在聯系通道。
      “三星堆發現后,考古人員一直在探尋三星堆文明的源頭在哪里,來源何處?”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介紹,桂圓橋遺址的發現,茂縣營盤山遺址的發現,陸續給了考古人員一些啟發,“給了我們一些研究方向,但是還沒有形成完整證據鏈?!?br/>  “考古工作就是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過程?!?她介紹,什邡桂圓橋遺址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文化來源于以茂縣營盤山為代表的西北山區仰韶文化晚期類型。 “它們是通過什么途徑進入成都平原?順河而下進入成都平原?翻越九頂山進入成都平原?有待考古界和戶外登山界跨界協作,實地考察,探秘三星堆文明之源?!?br/>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邱登成介紹,目前種種證據指向這條古蜀人遷徙路線的存在,“如果能在九頂山上,發現幾個小的聚落遺址更能印證這個古蜀人翻越九頂山進入成都平原的猜想?!?br/>  劉章澤介紹,目前文物部門將進行前期摸底,對石亭江、龍門山沿山一帶考古調查。10月15日,“古蜀之源研討會”也將在什邡舉行。待時機成熟,將以“考古+戶外”的模式聯合前往九頂山,探找三星堆文明之源。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