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遼寧沈陽舉辦清代皇室檔案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5-03
    沈陽5月1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檔案館5月1日舉行清代皇室檔案展,清玉牒、清圣訓、清實錄等一批皇室檔案原件在此間公開亮相。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沈陽,修建皇宮。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沈陽為留都。歷史上入主北京的清朝皇帝曾10次東巡沈陽。
      記者在當日展出的清代皇室檔案中看到,康熙皇帝登基后的第九年(1670年),即降下一道諭旨要拜謁祖陵。清帝東巡前,根據“扈從安營制度”規劃路線,地方官要修整道路橋梁和宮殿陵寢,準備鑾駕儀仗、賞賜物品等。
      根據檔案記載,清朝皇帝出行陣勢浩大,乾隆首次東巡時,僅御營就備馬500匹,御路要求路面平坦堅實,備足水缸灑掃。因為每天跋涉不到50公里,沿途要設置諸多駐蹕場所,安營時皇帝的御營居中,其余人等按建制圍繞御營居住。
      遼寧省檔案館專家介紹,康熙東巡的宴席規模較小,到乾隆四十八年宴席達101桌,可從中看出東巡耗資巨大。御宴除了圍獵所獲的獐狍鹿兔等野味,豬油和奶制品亦受到皇室貴族青睞,并保持著滿族喜食粘食和甜食的習慣。
      清朝皇帝東巡,大部分時間住在皇宮。檔案記載,乾隆初次東巡,花費三年的時間大規模擴建盛京皇宮,維修清寧宮、崇政殿、大政殿等的門窗、油飾彩繪等。清代統治者非常重視祭祀活動,其在沿襲漢制的同時,從備辦到實施,形成一套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完整規制。乾隆四十三年盛京祭祀,僅一次活動就動用了金銀器皿約700件。
      遼寧省檔案館專家表示,清帝東巡除拜謁祖陵外,也有考察官吏、咨詢民隱、巡邊設防、鞏固邊疆等目的。民眾亦可從中領略到清代宮廷生活的各個層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