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發現遼金時期完整陶窯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4-27]
長春4月25日電(記者鮑盛華)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日前對一處遼金時期古城遺址發掘時,發現了保存狀況較好的完整陶窯遺址。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考古隊領隊梁會麗表示,出土的文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生產生活狀態,對當時的窯作技術乃至遼金時期手工業發展水平研究均具有重要價值。
陶窯遺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的城四家子城址。城四家子城址是遼金時期的州城遺址。此次發現的陶窯遺址共有兩座,由該陶窯燒制的廢棄陶片堆積一處,位于該州城遺址內西北部,所處時期為金代。同時還發現不同時期的房址共5座,以及大量灰坑和灰溝遺跡。此外,還在遼代地層中發現陶坯和燒變形的陶器,因而判斷此處在遼代就已作窯場之用。
據梁會麗介紹,發掘的兩座陶窯均為磚砌的橢圓形窯室,除頂部早年已遭破壞外,其他部位保存均較好,可見完整的窯門、窯床、窯壁和煙囪。窯壁、窯床及煙囪均為磚砌,窯壁還涂抹一層厚5厘米左右的草拌泥。通過窯內出土物可確認這兩座窯專門用作燒造大型日用陶器。該窯址保存狀況之好在國內同類型遺址中較為罕見。
陶窯遺址中出土的文物以陶器為主,多見缸、盆、罐、壺、甑等大型器皿,這些陶器燒造火候較高,器表磨光,制作較為精良。其中一件陶盆內壁通體刻畫魚、水草等紋飾,制作十分精美。
據了解,遼金時期由于瓷器的廣泛使用,使得美觀程度和制作工藝遠不及瓷器的陶器往往被大眾忽視,學術界對于陶窯的發掘和認識均較少。此次發掘的窯址出土文物豐富,保存狀況好,為學術界認識陶窯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