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內蒙古發現罕見東漢刻石 為東漢時期西北駐軍所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2-16
    呼和浩特2月15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15日對外披露,內蒙古文物普查組近期在阿拉善盟博物館發現一件中國罕見、史料價值極高的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刻石與拓片。
      消息指,文物考古專家根據刻石題記的年號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為東漢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時期,碑刻寫于“永初元年”(107年),碑刻為東漢時期西北駐軍所刻,文字內容有“北置朔方,西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列郡塞,西界張掖居延”;“王莽之亂”等20行、約100余字,為東漢時期在沙漠彰顯漢威的勒石記功碑刻。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局副局長王大方介紹說,1986年,文物工作者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通湖山發現這塊長1.2米、寬1米的長方形石板,拓片后運回阿拉善盟博物館。由于秦漢石刻極為罕見,先后有內蒙古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研究、釋讀,認為該刻石與拓片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王大方稱,該東漢刻石在中國秦漢刻石中,具有特殊價值。通過碑文可以了解到:王莽之亂后到東漢時期的防御力量;西北少數民族內遷居延屬國的情況;東漢西北地區長城邊塞修筑情況,文中的“居延烽燧”至今保存較好。
      王大方表示,該東漢刻石字體為隸書,為邊關普通人書寫。該刻石展示了東漢書法的發展變化--已經出現由隸書向楷書的變化。
      據了解,這部東漢刻石為阿拉善盟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國家一級文物。(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