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甘肅臨夏州發現清代東鄉族古籍《定心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1-14
    蘭州1月13日電 據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披露,近日,在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岔巴村那奴山莊發現一幅消經、阿拉伯文、波斯文三種文字撰寫的古籍經字畫。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少語古籍處專業人員對這幅東鄉族古籍進行了初步的翻譯、研究和鑒定。經鑒定,作者為清代東鄉族著名學者中國伊斯蘭教胡門創始人馬伏海。
      馬伏海,東鄉族,中國伊斯蘭教胡門門宦創始人,經學大師。生于1715年,祖居東鄉紅泥灘(現高山鄉岔巴村那奴社),他精通伊斯蘭教義、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懂得阿拉伯歷算知識。1747年至1749年,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求學,后返回東鄉受聘于清真寺開學講經,1812年逝世,享年97歲。
      根據作者生平推測,這幅古經字畫大約書成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至嘉慶十七年(1812)之間,迄今約有260年的歷史。經字畫高155厘米、寬56厘米,用三種文字消經、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書寫在宣紙上,以紅色和黑色兩種顏色寫就。這幅古經字畫頂部為“九層天空”圖案,字跡清晰,色彩鮮明,并繪有花木、房舍等圖案,全幅字和畫布局相輔相成,畫中的一棵大樹,樹根發達,寓意深植祖國大地;樹干挺拔,枝繁葉茂,居于其中,組成了完整的構圖,具有濃郁的東鄉族穆斯林風格,極具文化象征意義。
      該古經字畫內容以《古蘭經》和幾段圣訓為主,通過圖案,表現了伊斯蘭文化對自然宇宙的認知理念,闡述了崇敬真主,疼愛人類,追求和諧的思想,同時,該古經字畫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大同與中庸思想與伊斯蘭和平理念相同的理解,說明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融合發展的進程。根據字畫所表現的內容,被命名為《定心圖》。
      據馬伏海的七世孫馬世明講,這幅經字畫是由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塄溝村民馬黑麥捐贈的,這次尚屬首次出示。在出示前,曾聘請甘肅省博物館專業人員精心修復,最后裝裱出示。
      繼東鄉族自治縣千年手抄本牛皮壓花封面《古蘭經》被發現之后,在那奴山莊發現的這幅清代名人古經字畫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甘肅省、臨夏州民委有關專家對這幅經字畫已展開進一步的解讀和翻譯。
      東鄉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面,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北部,以東鄉族發祥地和絲綢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聞名,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