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一波三折:德清窯歷史地位的重新認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1-04
    關于德清窯的文獻記載,寥寥無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有關德清窯的大規??脊虐l現也頗為少見,囿于文獻的缺乏和當時考古發掘的現狀,人們對德清窯的認識起步較晚,對于德清窯窯址范圍的劃定、德清窯歷史地位的確立和德清窯的產品構成等問題,更是經歷了一波三折的曲折,最終因近年來古窯址的考古發掘成果,而對德清窯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德清窯的命名與窯址空間范圍的突破

      據德清縣博物館研究員朱建明介紹,對于德清窯的生產歷史,古代文獻與歷代地方志均未見記載?!霸谏鲜兰o三、四十年代,日本學者曾經涉足德清的古窯址調查,有過一些零星的記錄,如日本小山富士夫所著《支那青瓷史稿》‘德清古窯’章節將德清古窯與余姚上林湖等窯一起歸入越窯系列,沒有認識到浙北地區德清古窯址與寧紹地區越窯的區別,因此也不具備古窯址考古學以區系類型劃分、命名的‘德清窯系’的文化概念?!?br/>
      ,真正從古窯址考古意義上的古窯址調查、試掘與“德清窯”的命名,應當屬于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展的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和浙江文物工作的前輩。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會汪濟英等人對德清焦山窯址開展了調查和試掘,并同時發現記錄了戴家山、城山兩處相同類型窯址,在經過將采集的瓷器標本和各式窯具與越窯產品橫向比較后,發表了《德清窯調查散記》一文,得出德清窯的年代在東晉、南朝時期的結論,此為“德清窯”概念最早提出的學術報告,“德清窯”的名字從此沿用至今。

      “197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伯謙等在余杭縣大陸果園、饅頭山發現了兩處古窯址,產品種類、風格和年代與德清的相同。這兩處窯址的發現,打破了德清窯的作坊局限于德清地區的認識,窯場增多了,德清窯分布范圍擴大了?!?朱建明稱,將余杭兩處相同類型的古窯址歸于德清窯來研究,打破以往一些地方以行政區劃來命名“古窯址”的習慣,改變了人們“德清窯”就是“德清的窯”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德清窯在古窯址考古區系類型學中“窯系”的文化概念,也為浙北、蘇南等地區已經發現的,或以后發現的同類古窯址的文化歸類、淵源關系研究開拓了視野,這是對德清窯空間范圍上的首次突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姚仲源先生在其《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兼談原始青瓷生產和使用中的若干問題》一文中的“德清窯從原始青瓷發展而來”的推測,是對德清窯燒造實踐范圍上的第一次突破,為以后被發現的早于或晚于六朝德清窯址的文化歸類、窯系淵源的研究開創了先例。

      德清窯歷史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但遺憾的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里,德清窯相關考古除了余杭兩處窯址外,幾乎沒有新的發現和突破?!爸钡缴鲜兰o80年代初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開始前的二十多年中,德清窯幾乎沒有任何新的發現。而隨著越窯、婺州窯考古調查、研究的展開,德清窯的學術價值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已故著名古陶瓷專家朱伯謙先生當時認為:上虞和鄞縣等地發現了漢代生產青瓷、黑瓷的窯址,其產品燒成溫度高,胎釉結合好,達到了成熟瓷器的標準。尤其是黑瓷,釉層豐厚,漆黑發亮,由此證明,早在漢代黑瓷就已經誕生,德清窯首先生產黑瓷的定論動搖了。同時,德清窯青瓷在釉下普遍使用化妝土、制作工藝、瓷器特征與越窯、婺州窯相同。因限于考古材料,古陶瓷學界一般認為德清窯制瓷歷史并不長,僅在東晉至南朝初一、二百年間,德清窯是受越窯、婺州窯強烈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德清窯在陶瓷史中的地位急劇下降了。

      德清窯歷史地位及燒造歷史被刷新

      令人興奮的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德清縣的文物工作者在東苕溪沿岸的龍山一帶新發現了二十余處商周時期燒制原始青瓷的古窯址,并將其中十余處古窯址的調查資料加于整理、發表。從而基本構建了德清原始瓷窯址年代的框架,初步揭示了器型的演變、工藝的遞進等關系。同時,湖州市的文物工作者在與德清相鄰的青山也發現了黃梅山等窯。這些新發現為以后古窯址考古、龍山窯區、青山窯區的確定和青瓷起源的研究,“瓷之源”地位的確立打下了基礎。

      200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德清博物館、湖州市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隊先后發掘了火燒山、亭子橋、南山等窯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8年全國“瓷之源——原始瓷與德清窯學術研討會”在德清召開,確立了“以德清為中心的,包括湖州南部地區東苕溪流域的商周窯區是中國瓷之源”的學術地位。200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牽頭,成立了“瓷之源課題組”,市縣兩館配合工作,對德清龍山,湖州青山進行了大規模的古窯址調查,其中龍山窯址群窯址數量達到120多處,青山窯址群近30處。窯址的時代源于夏商、歷經兩周的各個時期,基本不曾間斷。德清、湖州的古窯址考古成果先后在浙江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進行進行展覽,同時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研討活動。這是我國目前已知窯址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序列最完整的原始瓷窯址群。德清“瓷之源”學術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德清窯從發現命名,到各時期德清窯窯址的考古調查、發掘,以及最近幾年有關德清窯起源的原始瓷窯址群的考古發掘、研究,上下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這期間德清窯的定義得到了擴充和更新。尤其是近幾年德清及湖州南部大量原始瓷窯址的發現發掘,更是證明了德清的古窯業創燒自夏商,歷經兩周、漢、六朝,直至唐宋。中間雖有零星缺環,但整個德清陶瓷的燒造歷史源流還是完整,連綿不斷的。德清窯對浙江青瓷起源的影響是深遠的,被譽為中國“瓷之源”可謂實至名歸。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