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天津皇會文化遺產檔案叢書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2-17
    天津12月16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16日透露,由該院師生團隊編著的10卷本《天津皇會文化遺產檔案叢書》喜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這也是該院繼《中國木版年畫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之后二度摘取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
      當日,“非遺保護需要科學支撐——天津皇會文化遺產檔案叢書榮獲‘山花獎’經驗總結會”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和天津十道老會的傳承人濟濟一堂,分享榮譽,討探天津皇會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和未來發展。
      天津皇會是中國北方獨有的帶有天津濃郁地方色彩的媽祖祭典民俗活動,是天津民間規模宏大、傾城出動的盛大慶典,聲勢浩大?;蕰陂g一百多道會,異彩紛呈,是民間藝術的大展示;又是區域經濟、文化大融合、大發展的民間盛會。民間口傳源于元明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清康熙四年(1665年)開始,后更名為“皇會”流傳至今。
      馮驥才指出,歷史上的民間老會多是自發形成,沒有文字資料,靠口傳心授傳承至今,代代傳承是老會傳承至今的核心,沒有傳承人,老會將不復存在。隨著時代急驟轉型,一部分現存的活態民間文化遺產正面臨著“非正常死亡”,一是需要力保,一是需要存錄。
      馮驥才介紹,天津皇會及天津民間老會傳承百年至今,已從上千道會減少到幾十道會,有些是“正常死亡”,有些卻是“非正常死亡”?;诖?,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為皇會立檔,既做史料考證,又做田野調查,前者求實,后者求真,完整地存錄其檔案。
      據了解,《天津皇會文化遺產檔案叢書》秉持“傳承是非遺的生命”、“非遺保護需要科學支撐”的學術理念,綜合運用口述史學、人類學、民俗學、歷史學、民藝學等多學科相交叉的方法,按照科學規范的調查內容對10余道老會的歷史沿革、會規會況、表演程式、技藝特征、音樂曲譜、器物種類,以及文獻遺存、傳承譜系等逐一調查,建立檔案。
      馮驥才和眾專家一致認為,該叢書為民間老會存錄了全方面的文化檔案,留住了他們的歷史記憶和口述記憶,成為“后記憶”時代人們重構歷史和敘寫歷史的重要依據,填補了民間老會背后沒有文化檔案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遺傳學意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