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明清景德鎮御窯瓷器工藝特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2-09



      御窯廠是明、清時期專為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據清乾隆二年《浮梁縣志•建置•景德鎮廠署》記載“御器廠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脊刨Y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此為御窯之始創。到清代康熙年間景德鎮御器廠改稱景德鎮御窯廠。

      景德鎮御窯廠是我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在長達近六個世紀的時間里,為“天下窯器之所聚”,薈萃著無數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生產燒制出了數不勝數的精美絕倫的瓷器,目前,海內外拍賣價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

      憑借皇家授予的特權,御器廠匯聚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極大推動了瓷器工藝的革新。那么明清各個時期景德鎮御窯出品的瓷器由有何特色?據景德鎮市御窯遺址管理處黨支部書記祝松星介紹:

      明代御窯廠瓷器以青花、斗彩、五彩、白瓷為主要產品。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雖然比不上同期甜白瓷、脫胎器的精致,但由于蘇泥渤青鈷料的輸入使用,使這時期的青花大放異彩。畫工的藝術修養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暈,作沒骨花卉的筆法,產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線條上不同濃淡,產生活潑的變化,顯得生動有力。元代官窯風格的圖案,加上中國繪畫題材的運用和布局,是永、宣官窯的特征。

      成化、正德青花瓷改用平等青,色調比不上永樂、宣德青花濃郁,更無散暈水墨效果,所以另避蹊徑,朝著加彩或細致的表現力方面發展。繪畫手法力求精練,細描勻染,加上白瓷薄胎,達到精致的效果。

      嘉靖、萬歷年間回青的使用,使青花瓷色彩濃艷而強烈。 萬歷年間有名的五彩、斗彩,成為后世彩瓷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有紅地黃彩、藍地黃花、紅地青花、黃地青花五彩、描紅等各式彩瓷,品種十分豐富。明代開始,瓷器進入了彩繪世界,瓷胎也趨向薄、細、白,在器身書年款和堂名款。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官窯瓷器生產臻于鼎盛,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并燒制出色澤鮮明、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的高溫銅紅釉、缸豆紅的燒制技術,獨步一時。還有天藍、灑藍、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瑯彩瓷也聞名于世。雍正琺瑯彩、粉彩非常精致,制瓷工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瑯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致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祝松星稱,清御窯廠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景德鎮優質制瓷原料的使用,督陶官的管理,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的愛好與提倡,都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清代御窯窯瓷器,采用西洋原料及受外來影響的技術,使瓷器裝飾更為豐富多彩。清御窯廠瓷器流行年款、堂名款,是這一時期的一大特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