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雪山孤本將現身保利十周年秋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1-05]
在本季保利十周年秋拍上,李可染作于1965年的《昆侖雪山圖》將首次現身,估價為RMB12,000,000-15,000,000。在李可染的藝術生涯中,雪景是及其罕見的題材。此畫是其第一次試寫毛主席《念奴嬌•昆侖》詞意的創作,也是目前市場上可見的李可染雪山題材作品的孤本。
《昆侖雪山圖》為李可染經典的“門板式”構圖,通過“逆光”的手法體現出山石的厚重、 山峰的高聳以及云霞的繚繞。此畫是李可染最早的逆光山水畫之一,對于研究之后李氏逆光山水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其中,有四點值得注意:一是將天與地的空間壓縮到極限,以突出主體山勢,這種手法受到了現代構圖方式的影響;二是透視壓縮到極限,多層山體緊貼在一起,是以后“門板式”構圖的濫觴;三是前山亮、中山黑、遠山灰,成為逆光山水的基本色調;四是房屋“擠白”畫法,把畫面最明亮的高光部分擠到最小空間,著重突出昆侖山巔的積雪。
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是李可染山水畫創作的高峰期。他曾在1956年遠赴蘇、浙、徽、湘、川各省,連續寫生七八個月。1957年,李可染與關良在德累斯頓、易北河等地大量寫生,以傳統筆墨寫異域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959年又赴桂林寫生,創作了一批表現漓江山水的重要作品。李可染的對景寫生與創作的實踐是和他對傳統繪畫理論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