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石峁轟動了世界 保護也迫在眉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9-02
    實際上,石峁遺址在2013年先后被評定為2012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度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才真正意義上使石峁遺址的“國保級”內涵得以確認。而這些沉睡地下的古跡,一經暴露在陽光中,就會面臨滅頂之災。保護好石峁古城、最大限度地留存中華文明的足跡已經迫在眉睫。

    再次來到位于神木縣高家堡鎮的石峁遺址,沿著新修建的觀光棧道行走在古城東門的遺跡間,已分明領略到了這座始建于約4300年前的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的宏偉壯觀。站在東門的制高點,遙望數公里外的“皇城臺”,這座昔日象征最高權力的宮殿經過四千多年的洗禮,如今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和期待。

    有史學家推斷,地處農牧交錯帶、擁有三重石頭城墻和玉畫雙絕英姿、為中華文明早期形成史提供了新圖標的石峁遺址,正是傳說中黃帝部族的所在。

    新發現接二連三

    2013年,石峁考古人員在石峁城址外城東門南北兩側的城墻區域內,勘探發現了一座與古城同時期的祭壇遺址。據考古隊員介紹,這座祭壇分為上中下3層,自上而下分別為圓丘形土筑遺跡和一小一大的兩層方臺形石構基址。在祭壇最底部的石構基址邊長約90米,其整體高度超出現地表8米左右,規模很大??脊湃藛T在其周邊已發現分布有數座用于埋葬祭祀品的“活土坑”,面積3平方米至5平方米左右,最深一座距地表約3米。

    事實上,在古代中國或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祭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導者或祭祀集團屬于“精英中的精英”,在古代社會結構和物質文明中具有精神或宗教的主導權。這恰恰印證了石峁遺址可能具有都城性的意義。

    2014年,石峁遺址內城韓家圪旦發掘出一處山峁,與“皇城臺”隔溝相望??脊湃藛T在這里發現了一批4000年前的房屋遺址和墓葬群。其中,4至10月,發掘清理的主要遺跡單位包括墓葬41座、房址42座、灰坑28座,出土陶、石、骨、玉等文物標本約300件。個別墓中出土玉鳥、鴕鳥蛋殼等珍稀文物。一個灰坑里還出土了十幾片占卜用的動物肩胛骨,灼燒的痕跡明顯。而就在此處,也是一處規模比較大的墓地,墓葬數量比較多,墓葬形制非常一致,一般的墓葬都有壁龕,有殉葬者,可能是石峁城里面一處非常重要的貴族墓地。

    而且,石峁考古隊還發現了其他一些古城遺跡。石峁考古隊提供的已落實數據是:在周圍數十平方公里范圍內,共有十多個小的古城遺址,其面積從幾萬平方米到十幾萬平方米都有。這就說明石峁并不是一座孤城。目前,對于此說法,考古隊也在野外文物調查階段。

    值得一提的發掘成果還有鱷魚骨板。石峁考古隊在后陽灣的一座房址附近發現了這塊鱷魚骨板,呈正方形,正面有許多點狀小孔。邵晶介紹,這塊鱷魚骨板是包括陜晉中北部、內蒙古中南部在內的河套地區的首次發現,所以他推斷這條鱷魚未必生長于此,極有可能來自遙遠的南方。很可能也是當時上層社會的奢侈品交流而來的。

    石峁考古隊副隊長邵晶告訴記者,在對石峁遺址的發掘中,同樣在后陽灣一處房址之下,發現了一件被打碎的雙鋬鬲。發現時,兩個鬲套扣在一起,里面有一些肢骨、肋骨等散落于套扣的鬲中。后經考古專家對骨骼鑒定發現,這些遺骨屬于一個不足周歲的嬰兒。經過細致發掘,在這具嬰兒的骨骸上發現了一些紡織物殘片。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北方地區因為氣候干燥,土壤水分不夠,很少有紡織品能夠保存下來,更何況是4000多年前的紡織品,所以尤為珍貴。這一發現對于研究中國服飾的歷史,也有著重要意義,證實了“北麻南絲”這一構想的可操作性。

    遺址保護迫在眉睫

    石峁遺址以多重石頭城墻和玉畫奇觀吸引著國內外考古學家的目光。但是,黃土溝壑的自然風貌,也讓石峁遺址經受著嚴重安全隱患的考驗,冰霜雨雪對石墻和夯土的侵蝕,多年來持續不斷的盜掘者出現,都讓這座古城處在危險之中。

    “現在來石峁的人多得很,‘五一’小長假游客突破6萬人,那幾天文化局所有職工都去維持秩序,光交警和民警就去了400多人,所以石峁保護的工作特別迫切?!鄙衲究h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屈鳳鳴說。

    據屈鳳鳴介紹,去年底,委托省文化遺產院編制的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已通過省文物局上報國家文物局。目前,概念方案也基本編制完成,待省重大文化項目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評審通過后將啟動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國家文物局已經對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保護展示工程立項批復,目前也已經積極推進各項保護規劃編制工作,這項工作對于未來石峁遺址的保護意義重大?!鼻P鳴說。

    在批復中,國家文物局提出8條修改和完善要求。一是應根據最新考古成果,對遺址范圍和布局進行更加明確的判斷,在此基礎上完善遺址現狀評估,并結合《神木縣城市總體規劃》和《高家堡鎮總體規劃》對遺址分布區域用地性質和建設目標的界定,分析城市發展趨勢和遺址面臨的各項壓力,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措施,優化規劃的實施步驟。二是進一步細化遺址本體病害綜合分析,提出相應的保護手段。同時,深化遺址所在區域氣候、環境等自然條件評估,制定有效措施減輕溝壑地形條件下雨水沖刷對遺址的長期影響,并補充干旱、洪水等災害天氣發生情況下的保護措施。

    針對城址外圍,國家文物局在批復第三條指出,城址外圍遺存分布情況尚不盡清楚,保護區劃劃定應留有調整空間。建筑高度控制應根據現狀和實際需要具體規定。農田管理應明確耕作深度和作物種類要求。建設控制地帶應明確禁建的工業、企業和場站類型。四是進一步細化管理措施,增加巡查人員、聯合執法、安全保衛等內容,實現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應加強保護研究機構建設,規劃建設考古工作站,為開展文物保護和持續的考古發掘提供基礎保障。五是人工干預色彩過重的保護措施應予調整,安防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應做進一步論證,遺址本體防火設施可以簡化。對已發掘遺存,應盡快明確保護要求。

    核心遺存展示設計不會采用覆罩形式

    針對遺址核心遺存,國家文物局在批復第六條中指出,應圍繞遺址的核心遺存進行展示設計,突出整體布局效果,以關鍵遺存做重點展示,盡量不采用覆罩形式。博物館設計應與遺址點展示相呼應,與川原地貌相適應,應嚴格控制體量、規模,滿足保管、展示出土文物功能即可。盡量減少現代人工建筑對遺址的干擾,停車場、管理中心、服務中心等設施以及道路拓寬等應細化面積控制。七是環境整治涉及村莊的數量和其他建筑情況需調查分類,搬遷、整治規劃需要進一步論證。八是要盡快編制詳細的考古工作計劃,指導開展系統考古工作。近期應加強城市外圍的專題調查,搞清楚遺存分布情況,為遺址保護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撐。重點遺址的考古發掘應考慮后期保護展示的效果。

    國家文物局強調,地方政府要將規劃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積極組織有關部門逐步實施。要切實加強石峁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盡快設立保護管理機構,完善專項管理法規,并提出具體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妥善解決土地用途調整、道路調整、居民搬遷以及環境整治等問題,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據當地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石峁遺址已被納入全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總體規劃,列入全省申遺預備名單。榆林市也將把石峁遺址申遺工作列入工作計劃。

    目前,神木縣已經依照“十二五”期間的大遺址保護規劃,對石峁遺址予以保護,在原有臨時保護措施的基礎上,制定了加強性的臨時保護方案,將擴大木棧道覆蓋范圍,優化覆蓋線路,確保已發掘遺址不被破壞。此外,神木縣成立了臨時文管所和石峁警務室,全力做好遺址周邊環境保障工作,確保遺址安全。與此同時,發掘工作也堅持“考古發掘是基礎,科技保護是核心,展示利用是手段,服務社會是目的”的原則。

    走出石峁遺址,邵晶的一句話一直在耳邊回蕩:“最近這兩個月一到現場來,我就愁得很。雨水多,保護設施都還沒跟上,城墻倒塌時有出現,心疼呀?!笨磥?,遺址保護規劃的實施再也不能拖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